中国2013年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汽车生产者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后,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在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后,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同时,该条例还要求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后,应当立即通知生产者开展调查分析;生产者未按照通知开展调查分析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开展缺陷调查。
李女士请求法院判令国家质检总局对特斯拉Model S开展缺陷调查,同时请求法院判决国家质检总局责令特斯拉汽车公司对特斯拉Model S轿车进行召回。
李女士称:该车是她在2014年6月以总价107万元购买的。使用了一年后,2015年9月14日,她驾驶该车缓慢行驶至小区出口时,车子突然自己加速,撞破栏杆并向前冲出两三米。她紧急踩下刹车启动防抱死制动系统后,车子才停了下来。此次事故撞坏了小区起落杆和车辆,导致她脚部受伤。
事情发生次日,李女士将车子送到特斯拉杭州服务中心进行修理。该服务中心向李女士提供的车辆行驶记录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前一秒,车辆加速踏板被踩至2.8%,车辆以4.7公里时速低速行驶。1秒后,车辆加速,踏板被踩下至84.8%,车速增加至时速10.75公里。在接下来的1秒,车辆加速,踏板维持在84%,车速增加至时速18.35公里。在同一秒,刹车踏板被踩下。1秒后,车辆启动防抱死制动系统,并在1秒后停下。
特斯拉杭州服务中心在对车辆进行检修后认为:事故发生时,李女士的车辆运行正常,是李女士操作失误才导致了此次事故。
李女士并不接受特斯拉的检测结论,她表示,自己有着十几年驾龄,该车也开了一年有余,自己对车的性能和状况非常熟悉,不会犯将刹车踏板误踩为加速踏板的低级错误。 “我当时吓坏了,如果当时小区起落杆前有行人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女士说。
此后交涉过程中,特斯拉方面始终坚持:是李女士的操作失误才导致事故。
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斯拉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涉事车辆并无质量问题,而李女士在操作时存在失误,但相关证据涉及李女士隐私,因此只会在诉讼时向法庭提供。
多次交涉无果,今年6月17日,李女士向至国家质检总局投诉,要求对涉案车辆开展缺陷调查并责令厂家召回,但直到起诉前,李女士都未收到国家质检总局的回复。
李女士认为: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特斯拉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存在隐瞒产品缺陷和行政不作为的嫌疑。
查阅新闻资料发现,李女士所述遭遇并非孤例。《扬子晚报》2014年10月23日曾报道,南京的一位特斯拉车主在驾车进入停车位的时候,车辆突然失控,向前冲了出去,该车主踩了刹车,但是也没阻止车子向前冲,直到车辆冲破了大楼玻璃幕墙,并撞到内墙上才停了下来。该车主认为,“特斯拉电脑程序出错了”。而特斯拉对此的解释同样是,车主操作失误。
霍尼韦尔电子工程师Ronald A. Belt博士最早在2014年发现了特斯拉存在突然加速的问题。他在2015年2月向美国汽车安全机构Center for Auto Safety(CAS) 提交了一份名为《Sudden Unintended Accelerationin an All-Electric Vehicle》(报告原文)的报告。Ronald A. Belt博士指出,特斯拉Model S出现突然加速的原因,可能与特斯拉电池偶然产生的的负电压峰值、导致牵引电机控制器失控有关。
Belt博士于2010年加入了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起的针对汽车突然加速问题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