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中国的不少地方,碧蓝的天空、清洁的空气似乎成为了奢侈品。雾霾,损害了公众健康,也削弱了民众因社会发展而来的获得感,从而成为百姓生活的痛点。雾霾治理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更成为“民生之痛”、当务之急。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责任分工,明确提出要“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家集中开展雾霾研究与治理攻关,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坚决打胜这场雾霾坚决打胜这场雾霾‘歼灭战’。”
雾霾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那么,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比其他城市更差呢?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1-2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4.6%,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7%;PM10浓度为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0%。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9.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PM10浓度为9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1-2月,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名)分别是: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乌鲁木齐、西安、太原、衡水、郑州和唐山市;2月,后10位城市分别是:石家庄、保定、乌鲁木齐、邢台、邯郸、西安、唐山、太原、郑州和衡水市。
1-2月,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好的前10位(从第1名到第10名)城市依次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深圳、惠州、丽水、昆明、厦门和台州市。2月,前1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萨、深圳、惠州、福州、珠海、舟山、厦门、丽水和昆明市。
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4.7%,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8.0%;PM10浓度为1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5.6%。2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4.1%,同比降低18.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5.9%;PM10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5%。
北京市1-2月优良天数比例为54.2%,同比下降22.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6%;PM10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0.3%。2月,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57.1%,同比降低25.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1.4%。
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0%,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PM10浓度为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7%。2月,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7.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
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4%,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PM2.5浓度分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8%;PM10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1.9%。2月,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9%,同比降低8.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8.1%;PM10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0%。
雾霾治理,尽管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来一场不计时间和成本的“歼灭战”。李克强总理此前在记者答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明确承诺,要设立专项资金,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一场雾霾“歼灭战”已吹响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