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上市公司规定,若审计后的2017年净利润仍为负值,中国船舶连续两年亏损被确认,它的股票将在2017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告。
中国船舶原名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旗下民用船舶业务上市平台,自2007年8月1日更名以来,当年10月,中国船舶股价突破300元/股,成为当时两市第一股。
不过,再辉煌的过去也只是过去,随着世界航运业的整体衰落和国际船舶市场的深度调整,“融资难”、“交付难”、“盈利难”成为造船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因此,中国船舶的净利润也一路下滑,并在2016年降至最低点。船舶业务总量同比减少、毛利率无明显提升加上海工市场低迷造成的资产减值以及财务费用增加,中国船舶的财务负担步步加重。
为此,中国船舶已连续两年宣布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2017年年初,中国船舶宣布超过37亿元的2016年计大额资产减值准备;1月26日,中国船舶宣布将计提2017年共25.74亿元的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负担”最重的一家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下称外高桥造船),就因为2016年和2017年前10个月分别亏损27.3亿元和19.9亿元,分别宣布对其海工产品预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6亿元和14.43亿元。
另一家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船澄西)。2017年也预计计提存货和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1.6亿元。
不过,随着2017年以来航运及造船市场的缓慢回升,中国船舶的经营状况也有所改善。虽然目前仍未实现扭亏为盈,但据中船集团的数据显示,全年民船海工接单同比增长42.3%,承接载重吨位和合同金额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158.4%和173.4%。中船集团旗下非船业务上市平台中船科技也于1月30日发布公告称,2017年,公司预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800万元。
同时,为了为减轻财务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中国船舶积极进行自救。1月26日,中国船舶宣布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向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增资54亿。同日,中船集团旗下军工资产上市平台中船防务也宣布实施48亿元债转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