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向外界承认,在公司内部自查过程中,又发现旗下位于东京的三菱铝业、大阪市的立花金属工业等三家子公司存在篡改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造假手法与去年11月被曝光的两家子公司如出一辙,在上一轮丑闻曝光后这三家子公司没有停止数据造假,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份。
新一轮造假丑闻涉及的问题产品总量超过2万4千吨,尽管目前三菱综合材料尚未公布哪些下游企业和产品使用了这些问题材料,但该公司承认至少有495家客户受到了直接影响,这一数字是上一轮造假丑闻波及客户数量的近2倍。
该公司新闻公报显示,在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28日对三菱铝业实施的特别审计中发现,这家子公司除先前篡改产品检查报告数据外,还有部分已发货不合格。另外两家子公司也存在部分已发货不达标以及篡改检查数据、未实施部分检查项目等问题。
面对这一桩新的丑闻,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执行副总裁承认最初的调查是不够的,另外还表示,最初的调查中没有涉及三菱铝业。公司社长竹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努力“改进整个集团的质量控制体系”。他说,将采取措施,包括给予质量控制相关部门更多的权力。他说,该公司还将缩短质量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便更快地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三菱综合材料在去年11月被踢爆材料数据造假,波及大量产业,如今竟再度爆出材料数据造假问题。2017年11月,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旗下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篡改产品数据。加上这次曝光的3家子公司,受波及的客户总计超过750家。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原定于本月底就子公司篡改产品数据发布最终报告,但由于造假行为涉及范围扩大,报告将延期公布。
除了三菱综合材料,此前神户制钢所、化工巨头东丽株式会社也被曝出产品数据造假,日产斯巴鲁则被曝出质检门。过去日本制造总是与品质保证划上等号,但自从去年陆续爆发品质造假后,日本制造业曾引以为傲的产品质量管控开始遭到外界质疑。
日本经济产业省1月12日曾表示,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的子公司三菱铝业公司富士制作所因对部分产品未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的方法实施检验,已被认证机构吊销工业标准认证。
经济产业省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收到来自JIS认证机构日本品质保证机构的报告。报告说,该机构去年12月对三菱铝业公司富士制作所进行了临时检查,发现这家工厂未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但仍给这些产品加上JIS标识发货。因此,该机构决定从2018年1月12日起吊销富士制作所的JIS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