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电缆是李广元创办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李广元19岁时开始销售电缆、电气设备等销售工作,2003年创办明星电缆,至2008年,经历七次股权转让,其对明星电缆持股比高达95.6%。
明星电缆曾经因经营业绩出众而被称为明星企业。公开信息称,成立第一年,产值就达到2亿元,五年后产值增至近30亿元。2012年,公司成功闯关IPO在沪市上市。
然而明星电缆自2012年上市后业绩连连下滑,第二年其实控人李广元就随着“中石油窝案”的爆发,因犯单位行贿罪、行贿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锒铛入狱”,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2014年至201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数。今年一季度,再次陷入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4.95万元,同比下降291.34%。
昔日的明星上市公司明星电缆正在褪去“光环”。其实控人、四川富豪李广元在执掌15年后,正筹划出让他一手创办的公司控制权。
其实,李广元让渡公司控制权早有市场预期。去年10月10日,李广元将其所持公司10%股权协议转让给其兄长李广胜,后者接任李广元担任公司董事长。
资料显示,明星电缆目前实际控制人为李广元。截至一季度末,李广元直接持有明星电缆股票2.49亿股,持股比例为47.98%,其中1.9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以明星电缆目前的股价(5.79元)估算,李广元持股市值约为14.42亿元。
明星电缆第二大股东为李广胜,其持股数量为5200万股,持股比例为10%。2017年,李广元分两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李广胜转让了这部分股权。此外,李广元当时还将其持有明星电缆7800.0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的部分股东权利委托给李广胜代为行使。李广胜为李广元之兄,李广胜目前担任明星电缆董事长。
分析人士称,初步判断,李广元可能将公司的控制权让渡给李广胜。当然,近几年经营业绩不理想,也不排除公司通过卖壳形式,实现财富落袋。
同时,李广元退出或与明星电缆经营业绩不太好看有关。与上市之前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相反,上市之后,经营业绩节节败退。
2012年,明星电缆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54亿元、8305.7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3.32%、37.47%。此后,公司延续业绩下滑走势。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7亿元、6.07亿元、6.29亿元、5.58亿元,2016年较2011年13.31亿元营业收入缩水过半,同比增幅为-14.50%、-38.50%、3.61%、-11.19%。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46.76万元、-6920.11万元、330.28万元、-7759.27万元,同比增幅为-92.21%、-1169.97%、104.77%、-2449.32%。对比发现,相较于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基本上是微利一年亏损一年。
实际上,上述净利润数据并未真实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现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2013年至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573.28万元、-6324.93万元、-2038.61万元、-8310.15万元,2013年净利润下降超九成,不及2012年零头,2014年至2016年则连续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大增63.72%,净利润1688.32万元,同比增长121.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25.78万元,同比增长114.75%。这些数据似乎表明公司经营向好。
实际上,明星电缆的净利润含金量较低。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获得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59.24万元,加上当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423万元,这得益于上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转回。两项合计为1882.24万元,如果剔除这笔收益,公司净利润仍将亏损193.9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亏损656.46万元。
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或可印证上述分析。公司刚刚在2017年报中提出今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目标之际,一季度的经营业绩就变脸了。一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744.95万元,同比下降291.34%。
明星电缆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财务风险也不容忽视,其应收账款净值占流动资产比重已接近六成。应收账款高企已经成为明星电缆急需解决的顽疾。
从财务数据看,明星电缆应收账款偏高,每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达数千万元,超过应收账款余额的10%,大幅吞噬了公司利润。
高比例股权质押也是李广元急需解决的难题。截至目前,李广元所持明星电缆约78%股权处于质押状态。公司董事长、李广元的哥哥李广胜所持的10%股权全部质押。
对于此番筹划控制权转让事宜,明星电缆董事会秘书姜向东表示,目前不方便表态,后续情况公司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