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由金隅集团和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天津津诚为天津国资委旗下企业,金隅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此次挂牌转让建润钢贸51%股权经金隅集团董事会决议批准。
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天津市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负责管理天津市所有建材企业。经1994年、2001年两次改组改制为天津市属国有独资公司。2017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天津建材作为试点企业之一,率先启动混改工作。2018年1月,天津建材100%股权由天津市国资委划转至新成立的国资运营平台公司——津诚资本,由津诚资本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天津建材55%股权。2018年3月29日,天津建材55%股权转让事项正式挂牌,最终金隅集团以40.18亿元成功摘牌。
挂牌公告显示,建润钢贸主营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矿产品、煤炭、建筑材料、焦炭批发兼零售,其2017年和2018年1-9月营收分别为2.23亿元和88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9783万元和-12.28亿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383万元和-12.76亿元。
金隅集团年报显示,金隅集团主营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制造及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与管理等,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9月,其营收分别为477.39亿元、636.78亿元和560.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87亿元、28.37亿元和31.03亿元。
此次转让标的建润钢贸业绩、资产的急速“崩坏”,或与其涉及的多起担保、债务有关,涉事方包括其控股子公司大同煤矿天建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大同煤矿”),和二股东天津渤海润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润德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剥离不良孙公司,能够进一步提高金隅集团的业绩。
公告显示,大同煤矿向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迎新支行借款9250万元,根据山西省国资委有关规定,须建润钢贸作为反担保。另外,该公司房屋作为抵押物向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迎新支行借款2400万元,由建润钢贸提供担保。建润钢贸对大同煤矿的股权已被相关法院全部冻结。建润钢贸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煤矿集团”)分别持有大同煤矿51%和49%股权,而煤矿集团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公告称,大同煤矿涉诉20起,其银行账户均被冻结,另该公司已办理产权登记的房屋39项,经核对,只能将22项房屋所有权与评估明细表申报的房屋建筑物相对应,其他17项由于企业房屋建筑物普遍存在改扩建导致面积变化,且存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土地使用权证证载面积不符的情况。此外,民企天津渤海润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润德钢铁”)持有建润钢贸49%股权,公告称,润德钢铁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建润钢贸负有对润德钢铁的债务,法院要求建润钢贸代位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