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90%的人高呼升级转型,纷纷开始做网站、公众号,甚至连卖个牙刷也要搞个APP,然后出来一系列互联网思维,之后是一大批死亡名单。
今天,AI+又来了,我们该怎么做?来看吴霁虹教授企业私塾辅导课上的精华。
两个维度动手术
自己开发一套人工智能?用开放平台资源实现自己的AI系统?都没错,但这仅是一种局部改造。
吴教授回答:本质上,企业要突变AI强基因,至少需要在两大维度“动手术”:一个是重塑商业逻辑,另一个是重塑运营系统。
重塑AI商业逻辑
吴教授指出,商业逻辑是企业战略意图和市场界面的载体。传统商业逻辑,是以企业为中心,企业说了算。
用户、企业、供应都是断裂的,典型的商业模式就是先生产,再推广,后销售。即使是互联网电商,其商业逻辑也没变,只是减少中间环节。
到了最后,电商反而是一个低价渠道,促销那些产能过剩的滞销品。直到AI出现!
消费升级,让用户和客户的痛点转移了,对原来习惯了“商家控制”模式的企业而言,是很大挑战。
好在AI能以360度连接用户,准确认知需求,配对产品和服务,高效运营供应体系,这就是通常说的大数据挖掘,是AI技术商业逻辑的关键点。
有企业家问,在上面“动手术”的图中,从纵坐标看,企业需要用哪些AI创造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
吴教授分析说,AI是基于“点对点对端”的闭环逻辑,将用户与供应、与企业方案闭环互联,技术应用涉及高级算法,优化网络,训练数据、自我学习等等。
AI最终提供的是直播型的个性化精准配对——匹配你需要的价值创造,而非匹配产能过剩的库存商品。因此,设计“点”——AI用户界面,建立“端”——大数据、数据训练或机器学习,都是很核心的商业基因。
重塑AI运营系统
如何创造价值匹配的工具?吴教授说,从横坐标上看,企业需要创新一套运营系统,以配合实现商业逻辑。
过去,有一定效率的传统企业,大多用CRM/ERP等模块化的IT帮助运营业务,这种围绕岗位流程模块化的经营系统,成本相对较高。
即使在电商时代,在没有改变商业逻辑的条件下,互联网也仅仅是只能消除中间环节,有利于低价销售产能过剩的滞销品。
重塑智能的AI运营系统,就是要从传统的岗位工作驱动,转化为客户产品或服务驱动。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与AI商业逻辑必须匹配,从基于模块化的IT或电商,转化为基于云端一体化的AI系统,才能实现更高效的运营,重构商业基因的结构。
商业逻辑和运营体系的重塑,是AI+产业增强运动重点,也是AI商业认知革命重构商业基因的核心,它能让我们能跨界升维,AI君学习了!下一期,我们一起学,一家传统服装企业,如何用AI成功实现产业增强+跨界升维。我是AI君,每天5分钟,学习AI商业化,AI认知又生一大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