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佑智能CEO刘洋先生发表题为《ToF的智能化及相关应用》的演讲
3D视觉技术快速发展,脉冲式ToF传感器将成为主流
作为“微言大义”研讨会的老朋友,刘洋先生感慨一年前的“第二十一届‘微言大义’研讨会:3D摄像头技术及应用”仿佛就在昨日。但一年来,炬佑智能团队对ToF的理解更加深刻,对ToF的智能化和应用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
炬佑智能不仅专注于传感器芯片,还与模组、算法、软件、应用等合作商一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Turn-key(一站式)服务”。刘洋先生认为“基于CMOS的ToF传感器就性能和成本而言,性价比较高,很适合系统集成。随着VCSEL的快速发展,脉冲式ToF传感器成为越来越主流的ToF传感器。”
脉冲式ToF传感器的优势明显,具有精确度高、功耗低、BOM(物料清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且配置性高、集成度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炬佑智能对脉冲式ToF传感器优势的分析
ToF硬件 + GUI软件 + 校正技术,确保客户快速上量
刘洋先生介绍到“炬佑智能不仅专注于传感器芯片、模组、整体方案的提供,还有相应的软件GUI。我们的软件设计也考虑到用户对ToF传感器做评价时所需要的信息掌握和提取。”
炬佑智能建有完整的实验室开发中心,包括全自动激光雷达滑轨的标定和相应的光学设备。刘洋先生很自信地告诉现场观众:“我们对ToF传感器做校正,对模组做很严格细致的确认。我们的算法相比传统算法,是传统算法所需资源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对实际的产品,特别是小型化模组的实现极其关键。”刘洋先生在研讨会上为大家展示了经过自有算法进行曲面校正和FOV(视场角)校正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原始数据的拟合平面图并不平整,经过校正后,翘曲度明显改善。
炬佑智能提供算法为客户进行曲面校正和FOV校正
同时,刘洋先生还秀出了几款小型模组的实际测试结果。实际效果拟合度极其高,模拟距离和真实距离一致,令在场观众称赞!
3D传感和ToF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传感器融合是未来趋势
刘洋先生认为“3D传感和ToF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将来整个市场和技术发展潜力巨大。现在,不管是ToF技术还是其应用都处于萌芽期,而且很多ToF技术的性能评估还属于静态状态。下一步则是怎么能把ToF 3D感知做得更动态,在动态感知的前提下,将ToF传感器和3D感知的精度提高。然后是更智能的传感器,也就是说实现动态感知的前提,需要一些大量的算法处理。最终阶段是ToF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的融合。我们认为3D感知的智能化,一方面来自传感器本身的智能化,第二方面来自是处理的智能化,第三方面是光源的智能化,第四方面则是和其他传感器融合后的智能化。”
未来趋势是ToF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融合实现最高境界的智能化
炬佑智能不仅提供基于ToF技术的传感系统,也提供相关IP处理器,同时还有智能发光处理器(可以与VCSEL集成实现智能控制)。炬佑智能愿意和3D视觉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携手开创广阔的蓝海市场,包括激光雷达、扫地机器人、AR/VR眼镜、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工业等应用领域。
炬佑智能在研讨会同期展会上(Sensor China 2018)的展位也吸引不少业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