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电气原材料一路上涨。也许是受国际态势的影响,一直以来矜持、理智的铜价也“疯狂”了一把,在沉寂数月后,一路走高,实现10连涨。截止今日,长江现货铜价和铝价已分别上涨至44990元/吨、14660元/吨。作为已经中标的电气企业,应该如何做出应对?
长江现货铜价:44990元/吨,涨3480元/吨
广东现货铜价:41510元/吨,涨1090元/吨
LME铜价:5421美元/吨,涨173美元/吨
长江现货铝价:14660元/吨,涨230元/吨
广东现货铝价:14830元/吨,涨160元/吨
沪铜1612: 41430元/吨,涨1100元/吨
沪铜1701: 41160元/吨,涨790元/吨
10连涨!疯了!今日铜价再次暴涨!
10.17-11.9长江现货价格趋势图!
对于铜价此番暴涨的异例,小编认为可能是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近日,美国大选出现“希拉里邮件门”插曲,致使市场出现避险情绪令美元大跌支撑铜价。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主张通过缩减政府开支缓解赤字问题,通过减税和拉动基建刺激经济,这刺激了铜铝市场需求。
2、8月底开始LME铜库存开始大增令市场对铜市供应过剩担忧骤增,铜价因此受到强烈压制。但自9月中旬以来,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总和(SHEF+COMEX+LME)下滑15%,其中LME铜库存下滑近20%,铜库存下降驱散市场担忧情绪。
3、在股市疲态、楼市投资被限下,部分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钢铁、焦炭、焦煤、铝、锌等商品今年录得大涨行情,铜价受到周边商品普遍上涨情绪带动。此外,在轮番炒作了一轮大宗商品后,资金开始寻找价格洼地商品。
4、中国制造业升至两年高点,需求前景支撑铜价。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1.2,高于9月的50.4。该指数连续的三个月扩张,且高于华尔街日报分析师平均预估的50.3。MarexSpectron的分析师在报告中称,“强劲的中国数据促使交易商继续做多基本金属。”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经济体质状况改善有助于提振国内铜需求。
5、持仓方面,CFTC基金持仓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二,基金净多持仓增加25052张至1.1万张,其中基金多头持仓减少2266张至88669张,基金空头持仓减少27318张至77371张。目前COMEX基金净多持仓为年内最高水平。
在我国,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低价中标早已成为市场普遍现象。而作为生产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必需使用的材料,铜铝价格的暴涨,导致设备生产成本也随之升高。这让许多已经中标但尚未完成采购的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
在此情况下,如何维护低价中标项目的利润?以下途径可供参考:
1、想办法与供应商谈判,尽量压低价格,降低成本。这是最为直接的解决途径,但难度较大。铜价暴涨,供应商自身生产成本也在提高,在此情况下压低价格,会触及供应商利益。如果企业与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关系,或订单数量大,可以尝试。
2、提出合理的理由与证据向甲方申请补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甲方说明情况,申请让其补足成本上升导致的差价。谈判过程中要注意态度,提出合理的价格区间。
3、实在不行,公司讨论是否该继续履约此项目。如果与供应商和甲方谈判无果,项目继续进行又会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则可以请示上级,讨论是否该继续履约该项目。
4、求助于企业外部力量解决成本问题。说到底,原材料价格上升,让企业面对的是成本问题。如何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履约项目。除了以上这些直接途径,也可以“曲线救国”,求助于外部力量。例如,降低成本,集中采购。
如何规避此类风险应当成为企业考虑的重点问题
1、 避免恶性竞争,可在合理范围内低价中标。低价中标虽已成为业内一种普遍的中标方式,企业在竞标过程中却更需要小心谨慎。由于低价中标项目利润空间小,受突发因素影响大,所以企业在进行项目竞标时,不能盲目追逐低价,要详细调查所有可能对项目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参与竞标。
2、 签订合同时,计价方式把“环境、市场影响”列入风险范围内。在与甲方签订合同时,考虑到类似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应当在计价方式一栏将“环境、市场影响”列入风险范围内,为自己留下谈判空间。
3、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的关注和预测是企业管理层的必修课。铜作为电气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其价格上涨无疑会降低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管理层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的关注。
4、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自救、自我生存的能力,通过提高技术、改进工艺、加强管理、节约降耗等措施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