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会上表示:近期煤价的较快上升超出市场预期,但企业要对煤炭市场有理性判断,煤炭需求并未增长,供给有绝对保障,继续去产能要坚定不移。
仔细分析了一下连维良的话:虽然现在煤价上涨快,但是大家别慌,要做好心理准备。该产的煤我们一点不会少,你们该发电发电,该生火生火。
政府的干预能稳住“电”心吗?
连维良这句话,很明显是在稳定人心。再联想到几天前华能、华电、大唐、国电四家电力央企联合给陕西省政府提交报告,表示现在的电煤价格已经超出企业成本,要求政府对电价进行上调。连维良的这句话更是在稳定“电”心。
其实,面对当前煤电关系紧张,政府干预的态度是有了,但执行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因为政府干预,最近一期秦皇岛港煤炭报价,5000大卡以上煤价涨跌幅为0,同比涨幅却达到了56%以上。这也就是说:面对此次煤价的上涨政府确实行动了,煤价在近期也确实没有上涨。可是和同期相比,价格涨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现在随着电改的大范围推进,煤、电的方向都是越来越市场化。以前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确实需要政府协调,可在如今电改的大背景下:涨电价就是白日梦,干预煤价更是昏招。煤电行业很可能因为政府的干预而造成市场化的倒退。所以说,政府干预煤价,并不能稳住“电”心。
“电”心乱了,难道是政府的锅?
为何此次煤价上涨的会如此厉害,甚至让4大电力央企乱了方寸?归根结底就是简单的:供不应求
2012年电煤并轨,恰逢煤炭价格从高位下降,政府部门就提议煤电双方签订长协,以稳定供应。但2012年煤价在下降中途,一年一个台阶,直到动力煤跌到逼近300元/吨。
煤价下降期间,电价并没有按照比例下调,煤电联动几乎没有实施,煤电双方的长协不被看好,无人关注。弃协议煤买现货的情况普遍存在,电厂预期煤价下跌,还减少库存,随时从市场购煤。长协被弃之不顾,煤炭企业转而希望政府出台政策帮助脱困。
直到2015年,中央和地方开始大砸真金白银,帮助煤炭产业脱困。直到2016年初,《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产业要“去产能”,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因为这次去产能,效果显著,煤炭产业渐渐脱贫。但是一下子就供不应求,煤炭价格从今年4月起开始上涨,最高涨到近700元。近期大的煤炭企业已经响应政策适度增产平抑煤价,但煤炭去产能的政策还在执行。一边继续去产能,一边让优质产能增产保价,看似完美,实则是以煤炭企业利润补发电企业损失,政策左右互博,政策持续性存疑。
市场的还是要交给市场
煤电矛盾纠结多年,关键在于市场煤对计划电,需要跳出煤电来思考煤电。通过电力市场将计划电转变成市场电是解决办法,到时煤电矛盾都将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成为市场的信号,不再纠结于煤电的疏导机制是合理的解决办法。
目前情况下,政府虽然已出口干预,但总体还是施压企业通过长协、增加产量的方式抑制煤价的偏市场化手段。如果用力过猛,可能僵化业已成型的煤炭市场,重新倒退回政府定价。
所以现在政府不能以价格为政策效果判断标准。而应该以环保等目标来判断,并考虑如何结束“有形的手”的干预。
“涨电价是白日梦,强降煤价是昏招”随着国网混改,政府应该慢慢撒手,只要做好监管就好,等到市场完善,价格该涨就涨,该跌就跌。这才是理想的状态,我们依然看好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