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AI研究领域的技术和人才储备的快速崛起,中国在该领域赶超美国不是梦话。甚至很有可能在下一个科技时代的“战争”中,美国会失去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无论是此前奥巴马政府内的国防部长阿什顿·B·卡特(Ashton B. Carter),还是被特朗普总统留下来担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的资深国防官员罗伯特·O·沃克(Robert O. Work),都在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讯号:五角大楼正在积极地拥抱全球最火热的技术——人工智能。
美国国防部部长卡特在其短短一年多的任期里就曾多次造访硅谷,并且目的明确,希望依托计算机的高科技武器未来给美国带来军事上的竞争优势。
卡特还在硅谷设立了国防创新试验单元(Defense Innovation Unit Experimental,DIUx),希望它成为五角大楼在硅谷的“前哨”和“球探办公室”。同时也是意在针对硅谷更迅速、更多变的风格,反思美国政府官僚机构的外包实践。此外,卡特还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Third Offset Strategy)。
所谓“第三次抵消”是相对于此前较早两个时期的战略而言。当时,美国国防部的规划者们也曾经借助技术手段来弥补军事实力上的不足。195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曾经强调,核武器可以震慑实力更强大的华沙条约军事力量。第二次抵消发生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当时,军方的战略规划者们曾经再次借助传统武器的技术改良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现在,美国领导人计划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武器来保持这种军事优势。
但硅谷对于五角大楼的示好,似乎并不买账。特别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高管们对于看到军方应用自己的新技术,并没有表现出太浓厚的兴趣。
由于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对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监控措施的揭露,给硅谷和政府的关系造成了至今尚未修复的损害。硅谷的科技巨头担心与美国政府走得过近,会影响其在中国和其他市场的业务开展。
除此之外,很多时候,硅谷的创新公司认为国防部的价值观与企业的商业利益不符,因此不愿意与国防部合作。
马尔科夫在自己的文章中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会是美国在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军事战略之际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