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调查,我国中小企业60%以上信用等级是3B或3B以下,而为了规避风险,银行新增贷款的80%都集中在3A和2A类大企业,所以银行自身认为如果发出贷款,面临的风险不可控,导致银行不愿也不敢贷款。
从企业(借款方)来看:部分企业财务报告制度落后,资信不高,信息透明度差,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增加了从银行贷款成功的难度,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高,缺乏满足银行所需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由于中小微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生产技术水平属于中低等。再加上,银行的抵押担保手续繁琐,程序复杂,放款周期长,许多中小微企业无力承担。银行更加专注达到一定数额的贷款,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数额,银行根本不理会。部分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因为自身的情况,也会影响到是否能从银行贷款的顺利程度。
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难的原因
1. 额度问题:国家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市场,融资难和融资贵是因为权力寻租有太大空间,效率与成本才难兼顾。很多银行年底没有额度了或者已经完成本年度任务了,就不给中小企业贷款了;另很多地方政府也要求银行给他们借钱搞BT,这是总额度大小的问题。银行每年的贷款额度是有限的,遇到无贷可放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地方政府要求银行放贷给他们进行基础产业建设或者关联企业,导致额度用完。
②年初放贷过多,年末为了不放款过多影响第二年绩效判断,即停止放贷。
2. 环境问题:在金融环境不太发达的地区,不挂国字头或者没有硬抵的企业也很难融资成功。国企央企或者已经非常成熟了的产业在银行贷款很容易,甚至有利率下浮;而小微企业甚至中型企业在银行拿贷款,利率上浮最高不说,也还要看银行脸色,有时2、3个月都批不下来拿不到钱是常见的现象。
3. 规模问题:银行由于人力和运营成本问题,千万甚至五千万以下的融资对于银行来说可能耗费同样的人力物力收入却有限,人都是要活着的,权衡利弊自然会有所取舍。如果同样的要给人工花100元 ,是愿意做20000元的工程还是愿意做1000元的工程呢?
4. 成本问题:一些隐性成本如果加在基准利率上的话,银行贷款的整体融资成本绝没有想象中那么低。隐性成本包括:企业要维护好放贷员,风控专员,业务主管及银行行长,公关成本不低,要么就必须找中介或担保公司;另外在成功贷款后要替担保公司缴纳风险计提金,很可能还要放一部分钱去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帮银行完成存款任务等。
从市场情况看
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的战略,使中小企业目前得不到适当照顾和重视。这就限制了资金公正的向中小企业投放,显现资金投放的不平衡和偏颇。
目前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虽数量近年不断增长,但规模总体较小,加之不规范的运作方法,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的中小微企业转投P2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