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雷锋网举办的2018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中,该作为深圳本土创新企业,其CEO在会场向数千名观众及数百家媒体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系统及应用案例,单从其诉述的内容来看,该系统在国内首屈一指!
然而,在一些细小的数据中,却出现了失误。据雷锋网报道内容显示,该“闯红灯”系统每日统计闯红灯人数为数千人。而在该公司官网的客户案例中则显示:深圳市某路口部署该系统4个月后 ,闯红灯违规行为从180+次/日下降到10+次/日的频率。两者数据相差10倍有余。
(来源:雷锋网官方网站)
(来源:雷锋网微信订阅号)
(来源:该企业官网-客户案例)
虽然这次失误还无法确定是谁导致,但可以确认的是,该次失误并不是哪一方愿意出现的。而反观市面,部分AI初创企业为了吸引投资,修改数据、夸大数据成为一种常态。
数据错误,谁之过?
“初创企业”这一名词在近几年几度成为热点,投资者对初创企业可谓是青眯有加,部分初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不惜对数据造假,利用假数据获取更多的融资金额,而这些做法,已经成为部分初创企业日常动态。
在AI产业中,也不缺乏相关的炒作者,《人民日报》的曾指出,当下炙手可热的AI,可能有热过头的倾向。AI概念早在1960年代便被提出,虽在历史经历2次大热潮,但却呈现“热5年、冷10年”趋势,短暂热潮后出现的是更长的寒潮。
同时引述史丹佛大学人工智慧实验室主任李飞飞的说法:人工智能是一个“真货”,却也在许多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这种随意和夸大之词影响到每个人,从企业家到投资者,从大公司到政府,从科研资助机构到基础研究机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任何一点的怠慢都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特别是AI类企业,作为企业管理人,不仅需要对公司负责,还得还得对投资人负责,多重压力下,数据成为企业是否快速发展的证明。
但对于科技类企业来说,特别是AI类公司,如果自身没有相关的实力,并不建议过早的述说伟大宏图,而是利用现有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同时与其他企业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如果AI企业只为钱儿操作,最终人工智能只会冠名为“人工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