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能源消费革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都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力需求侧管理雏形初具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电力需求侧管理,目的是为了解决缺电和电力投资严重不足问题。1992年,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技术文献引入我国,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和深圳市能源总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底合作完成深圳市电力需求侧管理首次研究。
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首次将节能及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长远战略方针的高度,提出应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改善能源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节能监督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出台,拉开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幕,为后续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出台奠定了基础。此外,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于1998年成立,对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普及和理论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