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待建燃煤电厂产能削减总量为1580亿瓦,待建煤电项目削减最多的是中国(1140亿瓦),其次是印度(400亿瓦),两国近期均宣布重大政策调整,燃煤电力行业将不再是发展重点。]
著名煤炭研究机构CoalSwarm下“全球燃煤电厂追踪系统”(GlobalCoalPlantTracker)9月7日发布报告指出,由于亚洲地区的政策转变,2016年上半年全球在建煤电产能出现大幅下降。
今年1至7月,待建燃煤电厂总产能(即前期建设规划阶段的煤电总产)从10900亿瓦下降到9320亿瓦,全球降幅达14%。其中,东亚地区降幅最大,高达22%,而中国削减产能最多。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能源金融研究部主任巴克利(TimBuckley)认为:“全球燃煤电厂追踪系统”清晰地显示出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主要国家正在降低对煤电的过度依赖。
“在全球范围内,电力正在经历着一场技术驱动的转型。”巴克利表示。
燃煤不再是中印能源重点
根据报告,全球待建燃煤电厂产能削减总量为1580亿瓦,该数字相当于整个欧盟的煤电产能(1620亿瓦)。以目前全球平均电力消费水平来计算,10亿瓦煤电产能能为约3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待建煤电项目削减最多的是中国(1140亿瓦),其次是印度(400亿瓦),两国近期均宣布重大政策调整,燃煤电力行业将不再是发展重点。
今年4月,中国宣布全面限制13个省份的拟建煤电项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对此表示:“在经济增长放缓、电力需求增长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煤电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险。”
“我们估测2020年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的峰值应控制在9.3亿~9.6亿千瓦,然而截至2017年底实际的煤电容量可能会达到11.5亿千瓦。我们必须要控制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杨富强表示,中方已经发出了煤电产能过剩的警告并采取措施控制煤电,在“十三五”期间也基本不会再批准新建的煤电项目。“总体而言,煤电长期下降的趋势不可改变并且会越发紧缩,煤电产能的调整和削减是长期任务。”
在印度方面,6月,印度电力部发布评估报告称,今后3年需要进一步新建电厂,并宣布“任何还未施工的热电厂都应让步”。
对于中印目前将发展重点从燃煤行业进行转移,巴克利认为,两国的煤炭发电机组使用率已经快速下降: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煤炭发电机组使用率为46.4%,2015年,印度的煤炭发电机组使用率为58%。
巴克利表示,中国电力需求的增速已降至历史最低,同时有大量零排放的电力生产技术投入使用。中国的煤炭使用已于2013年到达峰值并将在2016年保持连续3年的减少。类似的,随着太阳能发电容量的增加及成本的快速下降,印度也在重新审视其对于燃煤进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