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车企的考核压力较小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管理是从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2016、2017年不考核,也是从2018年才开始考核。因此3个指标中,只有油耗是从2016年就开始考核的。一方面2016、2017年油耗目标下降的比较慢,2017年相比2015年仅下降了7.2%,另一方面2015年国产车企的实际油耗为考核目标值的93%,不但完成了任务,还有7%的裕度,因此即使16、17年车企的油耗水平没有进步,从整体上也是基本能完成目标的,且2013-2015年还有288.7万分的油耗正积分可以结转到2016、2017年使用,相当于变相降低了2016、2017年的油耗考核目标。因此,2016、2017年,大部分车企没有太大的考核压力。
2018年起车企的考核压力凸显,其中油耗目标难度更大
2018年之后,油耗目标的约束性要强于新能源汽车积分,根据我们的计算,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需要达到212万辆,方可从整体上满足2020年的油耗目标。
在只考虑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情况下,按照2018、2019、2020年8%、10%、12%的比例,这三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需要分别达到187万分、242万分和300万分,对应新能源乘用车数量分别为74万辆、92万辆和111万辆。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积分除了满足自己的目标值外,还需要有多余的部分去抵偿油耗的负积分,加上这部分后,2018、2019、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需要达到271、388和542万份,对应新能源乘用车数量为105、147和2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