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东广场。7时,广场上已经有许多前来采访的记者,焦急等待着代表们的到来。“两会时间”,为世界提供了一扇观察中国的窗口。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成就有目共睹。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备受关注。2016年,我国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在今年重点任务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与能源行业息息相关,而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的表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报告提出,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在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有媒体向发言人抛出了“雾霾治理”的问题。当天,傅莹幽默的回答让在场记者们会心一笑。“如果是外媒问,第一个估计就是问军费,我们中国境内国内媒体我的必答题现在就是环境,媒体是年年关注,我们是年年回应,大家也是年年努力。确实治理雾霾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傅莹表示,总体上看,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社会,都做了很多努力,治理也是有效果的,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还是要坚持治理下去,争取实现一个向好的趋势。下一步,人大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监督法律的有效实施。
对于环境治理的力度将越来越大,这是国家的态度。而雾霾治理、低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今年代表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说:“北京的天气应该是越来越好了,但我们对雾霾天气仍然感到很忧虑,希望政府加大治理力度,雾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在各个方面需要综合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直言:“在民生方面,我比较关注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治理大气污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专门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特别详细,特别坚定。”
全国人大代表、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潮澎湃:“打好蓝天保卫战这事很重要,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我觉得提得非常好。”
清洁转型的脚步会越来越快,而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也成为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去年,新能源汽车话题在“部长通道”上大热。今年在大会开幕前的“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再次回应大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切,“政府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决心不会改变,对‘骗补’行为零容忍。”苗圩表示,今后将完善补贴政策,加强补贴监管,主要是事中事后监管;此外,还在研究2020年政府补贴全部退出后的取代措施。
在清洁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不仅在提速,更在提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保护生态的信号,必将转化成未来全社会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