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人民日报:谁在容忍“奇葩”造假

http://news.byf.com   2017-04-05  来源:  人民日报 
新闻纠错
       威慑之下,企业为何还敢铤而走险?赌的还是被抓的概率小。执法的手偏软,这给了违法者以可乘之机,留下了漏网之鱼。
人民日报:谁在容忍“奇葩”造假

环保数据造假,又添了一起“奇葩”案例。

近日,环保部派出机动督查组到7地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安阳一家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为负数。这显然有悖常理,定是有人动了手脚。即便是误操作,也可推测出这家企业平时对待监测数据的态度。

近年来,环保数据造假案并不鲜见,但这个案例还是刷新了数据造假的“下限”。有足够数据表明,这起案例虽然极端,但并非偶发。在重重打击下,环保数据造假有所减少,但并没从根子上被遏制。在环保部的多次例行检查中,在线监测数据造假是问题重灾区,几乎一抓一个准。

数据造假,危害甚巨。监测数据是环境执法的基础,造假不仅干扰环境执法决策,也影响老百姓对环境治理的信心,与当前对环境违法高压打击的态势可谓背道而驰。

其实,遏制监测数据造假,并非没有办法。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落实信用惩戒,让环保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扩大公众监督参与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手段。去年12月,两高还出台司法解释,篡改环境监测数据将严惩。威慑之下,企业为何还敢铤而走险?赌的还是被抓的概率小。这次的问题,是环保部派出的机动督查组发现的,但督查组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盯。从技术上看,发现在线监测数据造假并非难事,况且是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对此,担任着日常监管责任的地方环保部门,日常执法是否真的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近年来,被誉为“铁齿钢牙”的新环保法实施,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各地强力问责,地方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等,为各地环境保护的严格执行带来有利契机。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认识还是不到位,嘴上说重视、行动跟不上,执法的手偏软,给了违法者以可乘之机,留下了漏网之鱼。对于这样的案件,除了追究涉事企业责任,恐怕还要查查地方管理部门是否存在执法漏洞。只有这样,才能织密执法的网,不再“按下葫芦起了瓢”。

百方网微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0.5K电气行业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179005781 邮箱:zw@byf.com
本文相关关键词: 环保部 二氧化硫
行业热点
聚焦网红重庆:“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将于5月13-16日举行

聚焦网红重庆:“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将于5月13-16日举行

然而,重庆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渝车出海”“百团...[详细]

五月宁波照明展即将召开,抢先预登记尊享多重礼遇

五月宁波照明展即将召开,抢先预登记尊享多重礼遇

在线上,百度、抖音、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平台...[详细]

AI赋能服务升级!2025上海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AI赋能服务升级!2025上海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AI赋能服务升级!2025上海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盛大...[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隐私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管理制度 (c)2008-2021 BYF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