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这可能只是一个噱头。南京易充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指出,汽车分时租赁还没发展到能够实现共享的程度。一台车如果要真正意义上达到共享状态,必须要融合两种模式:一个是“人找车”;另一个是“车找人”。李鑫介绍,所谓“人找车”模式是指现在的传统租车或汽车分时租赁;而“车找人”模式指的是如今的网约车,但这种模式还需要司机的介入,也没使车辆达到共享状态,“只有合理有效地融合这两种模式,使人和车能够随时地衔接和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一台车实现共享”。
据悉,北京的共享单车保有量达到20万辆,上海单车总数量突破36万辆,而广州和深圳的共享单车也不容小觑,分别有近20万辆和32万辆,渗透率分别达到1.5%、0.9%、1.4%和2.8%。与单车不同的是,汽车由于购置成本高,渗透率还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car2go已陆续在主城区投放600多辆奔驰smart汽车……而重庆人口总数高达3000多万人。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艳艳也认为,汽车成本较高,难以像共享单车一样做到高密度投放,到达取车点距离过远影响用车体验,“未来可利用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提高汽车分时租赁的即需即用性”。
4月13日,某咨询公司发布报告指出,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并拥有巨大潜力。至2016年,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已有数十家运营商,用于分时租赁的汽车约26000辆,这其中包括占绝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和为数较少的常规汽车。另外,据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保持45%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5年,中国的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达到60万辆。由此不难看出,汽车分时租赁确实是大势所趋。
据悉,在从事分时租赁的汽车中,除car2go和途歌等个别企业使用常规动力汽车以外,市场上95%以上的分时租赁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以及使用的低成本。
2017年新的电动车补贴标准显示,续航里程在100公里至150公里的补贴2万元;150公里至250公里路的补贴3.6万元;大于250公里的补贴4.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补贴标准较前两年下限提高至100公里,且补贴额度有所下调。
不过,李鑫指出,如今,电动汽车面临“四大忧虑”:旅程忧虑、充电忧虑、安全忧虑和标准化忧虑。
李鑫介绍,电动汽车的旅程远没有常规汽车长,长旅程汽车成本也较高;其次,我国各个城市的充电设施还不够密集,经常出现“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等问题;再次,客观上,电动汽车的一些技术难题我国还没有攻克,2015年和2016年都发生过电动汽车爆炸事件。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不断更新,一些车主常会因为标准的不断更新使得自己的汽车,与其他汽车、充电桩接口不匹配,对互联互通形成阻碍。这也使得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门槛高于常规动力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李鑫说。
不过,李鑫认为,即使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面临诸多困境,但随着能源形势愈发严峻,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远高于常规动力汽车。
李鑫预测道,随着充电桩在城市的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4年至5年后,我国各大城市的充电设施将会更加完善,届时四大忧虑或将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