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划,川渝第三通道设计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70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重庆市渝中区年用电总量的近5倍,每年可为重庆节约燃煤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排放物超过230万吨。
据了解,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一是在线路路径选择上,通过海洛瓦航片等高科技手段,尽最大可能避开大片林区,房屋及沿线各种分布设施和经济开发区规划等,合理选择跨越位置,减少林木砍伐、提升施工运维效率;二是设计建设了全国最高的500千伏耐张高跨塔,有效解决了江北机场限高、煤矿采空区跨越难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建设及今后运维的林木砍伐量;三是铁塔均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大量采用“不等高”原状土基础,减少开挖量,并逐基明确弃土的处理措施,施工后恢复植被;四是通过在思源变电站加装降低运行噪音的高科技设备,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据介绍,该工程预计6月26日前投产。届时重庆电网与四川电网的联络通道将由2个增至3个,将进一步提升重庆电网的供电能力,特别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电高峰时段,重庆市民生产、生活用电将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十三五”期间首条500千伏川渝输电大通道跨越嘉陵江施工作业现场,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为跨江输电线路安装间隔棒。新华网 李相博摄 飞手 郑杰
“十三五”期间首条500千伏川渝输电大通道跨越嘉陵江施工作业现场,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为跨江输电线路安装间隔棒。新华网 李相博摄 飞手 郑杰
“十三五”期间首条500千伏川渝输电大通道跨越嘉陵江施工作业现场,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为跨江输电线路安装间隔棒。新华网 李相博摄 飞手 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