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自己的人工智能进行了67次核磁共振扫描的训练,其中38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29人则来自健康对照组。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为几个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培训结束后,他们对这一算法进行了测试,方法是让148名受试者进行脑部扫描。在总人数中,对患有这种疾病的48人进行了扫描,同时也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48人进行了扫描,而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最终将会发展成老年痴呆症。
人工智能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为86%。更重要的是,它检测轻微认知损伤的几率能够达到84%,使其成为早期诊断的有效工具。不幸的是,研究数据仅限于南加州大学洛杉矶的阿尔茨海默神经成像数据库的扫描结果。然而,随着研究更多的样本和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可能会变得更加精确,直到它的结果可靠到能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早期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