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一年中人员流动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最多的时期。本周日19:30,CCTV2播出的《极客出发》第二季第八期,将展示智能安防的出现是如何为我们的平安保驾护航!
智能识别
安防机器人成为城市新一代安全守护者
安防机器人是半自主、自主或者在人类完全控制下协助人类完成安全防护工作的机器人。主要立足于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用来解决安全隐患、安防巡逻监控及灾情预警等,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完美胜任传统安保的工作。极客召集人、英翼文化科技创始人余慧认为,“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已逐步呈现,智慧城市就是通过智能通信触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服务等。其中公共安全至关重要,所以智能安防必不可少!”
本周,《极客出发》的主题是智能安保。现如今,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常常会潜伏着危险,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有效帮助排查这些人或者物。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格拉纳达大学的极客们将通过挑战考验两位智能机器人的智能排查能力。
首轮环节,两队需要在两分钟时间内,记住十个行李箱里存放的一百件物品,记忆完毕后,观察团将在十个行李箱中分别调换物品的位置,并将箱子打乱,放置到X光机中进行扫描,两队的机器人需要在三分钟内准确识别出被调换的物品,答对多者获胜。同样数量下用时少者获胜。
听完挑战要求后,极客观察员王小骞表示,“坐高铁、火车或者地铁时,易燃易爆物品的排查是一种类智能化的排查手段。” 极客召集人、英翼文化科技创始人余慧十分认同,“现在马上过年了,春运期间过安检非常耗时,如果有安检机器人协助,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
面对任务,上海交通大学的极客们表示略有难度,“有些物品的相似度极高,很难分辨出具体是什么。”而来自格拉纳达大学的极客们则是信心满满,“小安会扫描所有的行李物品,并给它们编号,以便后期排查。它能够不断接收记录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记忆。”上海交大的机器人能否成功识别物品并排查?格拉纳达大学的安防机器人又是否可以不负众望?
除了感知物体还能感知环境变化
校园安全隐患不再有盲区?
据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安防体系中,主要是依靠人防和物防。在人防方面,可能会出现麻痹大意的问题;在物防方面,监控安装一般都是在固定的位置,存在监控盲区,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校园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背后许多家庭的心。好在科技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智能监测的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它们带着很多传感器,除了感知物体还可以感应到环境的异常,例如温度的提升、环境的污染。
在本轮挑战中,两队将在机器人小安、小美的协助下进行校园安全检测,两队成员分别在二楼和三楼进行安全巡逻,每层各有十个节目组提前设置好的安全隐患。三十分钟内,排除危险物品最多的一队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