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吸取经验如饥似渴
浙江超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塑车间内,全自动机械手从注塑机内部取出电吹风的塑料配件,并准确有序地安放至传输履带上。车间旁的墙壁上,一块蓝色的液晶显示屏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台注塑机的计划产量、完成量、完成率、剩余时长等工作状态一览无余。
“整个车间初步完成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每台机器的数据清晰可见,与之类似,整个生产环节中的成品仓储、组装等流程正在有序地实施改造,单个环节的智能化取得一定成效。”超人科技公司董事长应国京说。
一直以来,“超人”都在为全面实现智能化做准备,研发、生产、设备、管理以及销售的标准化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去年,“超人”引进一系列全自动生产设备,以及部分信息化系统,为智能化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础。不过,“超人”现在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打破已形成的“信息孤岛”局面,将整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连成线,车间与车间连成面。
面对“超人”的痛点,工作组第一小组组长、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研究院级高工赵拥军率先接过话茬:“整个智能化改造是个宏大的工程,从现在‘超人’的实施情况来看,最能见成效的步骤是首先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物流,从配套端,生产各个环节的物料输送,再到仓储,以及销售,等等。建成一个完善的物料组织体系,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后续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大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刚刚带着智能制造专家们参观完生产车间,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整个信息化系统种类繁多,各个工程服务公司各有所长,如何解决系统与系统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
对此,专家组成员邓立新给出自己的见解,哪个服务公司的软件系统最好用?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企业信息化改造,首先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做好顶层整体设计,涵盖软硬件两个方面,宁可将步调放慢点,也应该先理清整个脉络,再去挑选或者告知服务公司的自身需求,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无效、浪费的工作。
专家:整体规划克服通病
在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工作组第二小组组长卜向红看来,我市企业制造能力强大,活力十足,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不少企业智能化改造已拥有一定基础。不过,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都患有“通病”,那就是总体规划缺乏,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存量巨大,设备依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每道环节之间物流不畅通,成品率低。
卜向红表示,现在全国各地企业都掀起了智能化改造的浪潮,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对永康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整个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永康企业家应该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不要看到什么问题改进什么问题。
“现阶段,永康市提出高质量增长的目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我市制造业可以结合‘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试点和全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试点,迈出智能制造和智能化产品开发的步伐。”市经信局副局长应旭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