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方网
百方曝光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与机器人“共建”未来世界!中国机器人大发展需闯“新三关”!5G+AI

http://news.byf.com   2019-08-26  来源:  科技日报 
新闻纠错
 与机器人“共建”未来世界——探秘世界机器人大会


服务机器人帮人类整理凌乱的房间、医疗机器人瞬间完成眼底疾病手术……在无声的信号与电流的交互中,在人类通向更高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机器从“陌生”走向“共生”,正在创造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奇景。

在北京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00余位机器人领域专家和企业家热烈探讨,700余“位”机器人同台竞技,上千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这里勾勒着智能社会的“施工图”,也孕育着智慧发展的新未来。

与机器人“握手” 人机迈向“共融”时代

在约52000平方米的大会展区里,各路机器人精英汇聚一堂。

未来的工厂,可能是机器人在制造汽车、家电和生活用品;患者接受的手术,可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医生操作着“机器人手术系统”来完成;扑救火灾的任务,可能是由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来执行;而你点的外卖,可能由一台无人配送车交到手上。

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记者发现,机器人有一双神奇的“手”。有时,机器人的手似人类一样灵活,可以弹钢琴、冲咖啡、写书法;有时,机器人的手比人类更厉害,可以搬运数吨的货物、精准控制力度……

本届大会,“人机协同”成为热门词汇。随着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人机协作已成为今后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机合作发生变革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IFRR)主席乌萨马·哈提卜说。

正如今年大会的主题“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正逐渐从“利用与被利用”到“共生共融”方向发展,形成了全新的生活场景与创新生态,而其发展正是源于创新。

据了解,大会现场,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涉及21个行业应用的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解决方案集聚亮相。

欧洲机器人协会主席贝恩德·利珀特认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并紧密联系社会需求,让机器人融入社会之中。同时,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也要和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合作,才能获得全景视角,设计整个“创新生态系统”。

由“科”到“技”变革加快 开门创新聚世界之智

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断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机器人产业作为新科技、新制造、新商业的结合体,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

从科学研究实验室到技术使用场景,机器人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开门创新,聚集全球智慧。

一台由中国科技工作者和瑞士科学家合作研发的眼科机器人有多神奇?大会现场,一台形似“喇叭”的设备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只见示范者将头放在固定器上,设备上部的圆筒便开始转动。完成定位后,圆筒内侧伸出一只注射器,短短一秒,“注射”结束,一场仅2分钟的“眼科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一款有望完全替代同类人工手术的眼科机器人,主要用于眼底黄斑等多种慢性眼底疾病的注射治疗。通常这类手术需要由人工完成,从手术制备到手术完成的全程至少需15分钟到20分钟,而使用该机器人只需约2分钟。

瑞福宁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倩表示:“明年2月,眼科机器人计划在中国和瑞士同步开展严格的临床测试及注册审批,确保其真正服务于全球广大受众。”

如今,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正

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技术研发、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推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产融合作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为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换档升级提供了全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机器人仍然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中国

正在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制造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并不断调整科技创新战略,支持前沿技术突破,深刻影响着机器人技术走向和产业发展。部分国家将机器人作为重点支持的方向,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政策环境的持续改善有力推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多维度走进人类生活 机器人让未来更美好

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格力机器人乐队和咖啡师精彩亮相:机器人的手指在琴键上、琴弦上灵活翻飞,在架子鼓上有节奏地敲击,引得现场观众连声叫好;机器人把自己冲泡和拉花制作的一杯咖啡递给它的主人,看得观众目瞪口呆。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安龙翔说,这些看似“花哨”的表演其实包含机械柔性控制、精密算法编程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潜能有望在工业制造及医护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曲道奎认为,在保留熟知的机械臂、机械手、机器设备的同时,机器人也在向其他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包括从制造到医疗再到健康、服务和消费领域,这是机器人未来真正发展的希望和空间。

与会专家及从业者认为,应清醒认识到,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放缓。同时机器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和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风险防控和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94.1亿美元,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6.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0.9%,相关产业正进入高速增长期。

在会场中,记者感受到新型机器人正为人类带来感官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远、力量更大、效率更高;新型机器人也正给人类带来智慧的延伸,使人们思考越深、计算越快、分析越准。科技发展难以精准预测,但前沿科技的发展潮流有大势可循。

未来世界会怎样?人类与机器人正一同“寻找”答案。
 
席宁:中国机器人大发展需闯“新三关”
 
 
  与卓别林《摩登时代》的工业流水线相比,当今机器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最值得期待的机器人形态和应用领域是什么?中国机器人产业大发展在哪些方面亟待突破?
 
  在北京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全球著名机器人专家、中国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席宁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一一解答了上述问题。

  机器人功能:从“替代人”到“拓展人”

  机器人形形色色,怎么分类?
 
  对于大会官方报告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席宁认为这是“根据机器人应用和功能进行的分类方法,比较科学”;而以动物仿生机器人、人形商用机器人和工具类智能制造机器人进行分类,“有助于对机器人的教育和科普,对公众来说比较形象”。
 
  拉开机器人历史的“胶片”,如今的机器人,究竟与卓别林《摩登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哪些本质区别?
 
  席宁说:“最开始机器人发展起来,是希望它能替代人,做人们不愿意做或是重复的工作,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发现机器人还能做人们做不了的工作。从替代人的能力,到拓展人的能力,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他预测,在此基础上,机器人与人类各司其职、强强联合、协同工作,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多层面融合,未来会大大扩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未来机器人:突破直观,在微观尺度范围工作
 
  机器人在宏观的汽车装配、焊接和喷涂等流程中,与人在一个尺度范围中工作。但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发展,需要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环境中使用机器人。
 
  席宁举例:“如开发新药,在研究蛋白质、分子和细胞尺度的实验中,看不见也摸不到,人来操作很困难,但是微纳米机器人在极为微观的环境中进行探测和工作,拓展了我们的眼睛功能,机器人的应用,也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新领域。”
 
  “要应用在人体中,这类机器人是否需使用全新的材料?”对记者的疑问,席宁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传统机器人主要由机电系统组成,包括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但人和动物是生物系统,除一些机电元器件,还有生物元部件;以前人和机器人合作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的任务层次融合,今后,会诞生一类新的‘类生物机器人’,将生物的传感技能与微型机器人结合起来,增强人体特定机能。”
 
  除像心脏起搏器等已在器官层面融合的产品,分子层面、细胞层面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也特别值得期待。席宁理性地看好类生命机器人的前景:“类生命机器人的研究刚刚开始,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当然,离实际应用还需要许多努力。”
 
 
  多学科并进:“老三关”与“新三关”一起闯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这几个概念,怎样区分边界?
 
  席宁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学科和多学科共同促进和协同发展的结果。“机器人不仅涉及驱动器和传感器,控制和计算,同时跟材料、算法都有关系,所以没有必要把界限区分得非常清楚。”
 
  事实也是如此,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智能制造,都离不开机器人在执行层面直接开展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既促进机器人的发展,本身也是机器人产业在发展。”
 
  那么,在中国机器人蓬勃发展的路上,哪些方面是亟待突破的难点?
 
  席宁分析:“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中国大部分还是采用进口产品,这对国产机器人企业是个挑战——现在国产机器人因性能、数量和质量等差距,还局限于应用在相对低端的工业。而国产传统机器人亟待突破的关键,始终在于变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同时,席宁认为,还有另外3个新的产业瓶颈,最好一起推进研究和突破——
 
  “一是机器人编程,现在机器人编程方法阻碍了机器人的推广。
 
  “二是机器人的校正方法,新机器人与现有工厂坐标匹配协同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亟须自主掌握快速简洁的方法,才能让未来机器人像电视那样,一打开包装就能投入工作。
 
  “三是传感器结合,传统机器人多使用位置传感器,未来要加入视觉传感器等等,但协同实效还很差。
 
  国外这3个方面也在研究,所以中国跟他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在闯传统‘老三关’的时候,要同步闯‘新三关’。这样,中国才有可能在下一个机器人广泛应用的时代中,走到别人前面。”
 
  “您此前是IEEE机器人学会主席,现在又在深圳建设了一个机器人研究院,是否针对这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席宁说,比如,有的工程中需要很多高压输气管道,接口内部需要打磨平整,否则焊料积压容易造成核心部件事故。“以前法国一家公司能做这种打磨机器人,但不卖给中国,企业需要交昂贵的服务费,人家才带着机器人来提供服务。现在,我们开发的打磨机器人,解决了这个问题。”(记者 房琳琳)

5G+AI 看机器与人如何联动未来
 
可以集体演奏的机器人乐团、可穿针引线的机械臂、达到L4级别的无人车、形态各异的仿生机器鸟、用于水处理行业的仿生水母……新奇有趣的机器人令人耳目一新。
 
8月20日-25日,以“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每年的机器人大会除了各种论坛,最吸引眼球的就属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了。今年展览面积达52000平方米,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四大展区组成。
 
近年来,在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带动下,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
 
 
服务机器人最受观众关注。 
 
机器人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大会期间,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86.8亿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9%。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亿美元,家用市场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涌现,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火灾、案犯等公共安全事件中,有着突出需求。2019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5亿美元,增速达到17.7%,高于全球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发展,促使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尽管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不容小觑。“伴随着全球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中国机器人的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近五年来,全球机器人领域创新创业更加活跃,技术演进和迭代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和市场的规模在快速扩张,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这些都有利地支撑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38%,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今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有所放缓,但机器人产业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分析,201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伴随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服务机器人将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每年的博览会,服务机器人最受观众关注,应用于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的小而美的智能科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智能导购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可进行人车变形的编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各显其能,消费级智能产品也不断涌现。
 
想要水中竞速、水底漫游或是水中摄影,也变得简单。一条憨厚可爱的“盒子鱼”形态逼真,利用仿生鱼鳍提供动力,享受水下摄影的乐趣。而水下摄影机器鱼更适合专业摄影爱好者,通过遥控器指定轨迹任意游,在手机APP可以看到实时传输的图像,直观地感受水下世界。
 
在猎豹移动展台,“豹”字辈成员悉数亮相,语音服务机器人豹小秘,送货服务机器人豹小贩、豹小递,劳动服务机器人6轴消费级机械臂、无人咖啡亭豹咖啡等产品纷纷亮相。
 
展台上,长着豹纹尾巴的豹小秘格外吸睛。工作人员介绍,豹小秘是五星级AI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导览、导购、问询、远程控制和自主充电等功能,还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场景定制。目前已在博物馆、政务大厅、图书馆、酒店、银行、学校、超市等2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累计服务接近300万人次。
 
除了具有娱乐陪伴功能的桌面机器人外,传送菜肴、酒水,回收餐具,在办公场所端茶递水、收发快递、传送外卖服务等工作,都难不倒机器人。
 
今年的博览会为物流机器人专门开辟了展区,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成为各企业展示的重点。其中,美团、京东、行深智能等企业都展示了末端物流配送无人车。
 
当前,物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行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从仓库到分拣中心,从运输中途到用户社区,机器人正被应用到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
 
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广阔
 
多足机器人主要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近年来,全球特种机器人整体性能持续提升,不断催生新兴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0.3亿美元。
 
今年博览会新增了多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看上去简单,却已经学会了主动伸脚按电梯,自动进入电梯。据悉,由于四足、六足机器人适应性强,比较灵活,主要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来自瑞士的四足机器人ANYmal可以适应多种复杂地形,能在台阶、障碍物、楼梯等各种地形上穿越,耐用且防水,适用于恶劣环境,如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平台。
 
不满足于简单的搭配,北京汉森科技的四足机器人被组装成仿生狗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俯卧撑、倒立等高难度动作都不在话下,加装其他扩展性执行就可以执行越野、埋伏、追击、进攻等任务。
 
六足机器人被组装成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这种专业的小型仿生机器人,腿部加长,可以提高行走速度,更好地执行野外军事任务。
 
作为特种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览会D馆的空地上,RXR-M80D消防灭火机器人、绝影智能四足机器人、Laikago四足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六足步行机器人等进行了现场演示,行走速度可快可慢,上坡下坡都可以平稳通过。
 
此外,管道勘测、消防灭火机器人、排烟灭火机器人、警用机器人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5G赋能未来医疗
 
近年来,在骨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软组织外科领域,医疗机器人发展迅猛,装机应用医院逐渐增多。技术赋能,使得临床手术水平不断提升。
 
成都哈工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帕金森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器人通过超敏传感生物信息捕获技术及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了帕金森早诊早筛及动态监管的问题。患者只要坐在仪器前方,按照工作人员要求,依次连续大声发出“a”“o”“e”三个音调,声纹识别技术就可以判断出患者情况。
 
 
帕金森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器人。 
 
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机器人目前已经应用于医院及养老机构。
 
此外,手术机器人也通过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应用于医学临床。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创新成果展示区展示的多款可进行外科手术的机器人中,华科精准的创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领域,可进行癫痫、脑出血、帕金森、颅内肿瘤等手术。
 
达芬奇手术系统实现了将医生双眼及双手自然延展到患者体内,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完全由外科医生自主操控。它可以放置在患者周围任何位置,同时实现腹部四个象限的手术通路。这一系统通过三维高清放大的视野,可观察解剖结构。全新的数字化架构,提供了更佳的手术图像,还可以无缝对接未来创新技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机器人医疗行业创新应用”专题论坛上表示,计算机辅助外科和应用机器人结合,为外科医生进行手术规划模拟、导航、定位、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一套科学、准确的新手段。过去外科手术靠经验,但经验一定包含着不确定性。把医生经验转化为更准确、可执行的规划,而且在手术中准确实施,是未来医学重要的发展方向。
 
5G技术的应用,更好地赋能设备,低时延可以让专家远程进行手术,对手术进行规划设计。同时,5G在手术全领域参与更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手术中出现的短板。
 
无疑,5G将给整个机器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际合作与机遇”主论坛上表示,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机遇。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依托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高可靠性等新特性,将成为引领机器人领域融合创新和驱动增长的新动力。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企业运用机器人技术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平台。5G通讯技术将极大增强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王小月)
 
●亮点集锦
FESTO仿生技术
 

 
 
在机器人博览会上,FESTO公司为现场观众带来智能飞鸟的飞行展示,整个机身和翅膀非常轻盈,重量仅有450克,翼展可达1.96米,受银鸥启发的智能飞鸟是仿生技术的集大成者,可自主地起飞、飞翔和着陆。
 
在2017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FESTO带来了飞行水母,今年“水母”又干起了老本行,潜入水底。仿生水母2.0版本,真实展示了自然界中水母的运动方式,在水中缓慢开合,上下游动。仿生水母有智能化的自适应机构,配备了电驱单元,用手机APP可以记录和追踪每个水母当前的状态。
 
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这些仿生技术载体,可以了解到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系统未来能达到的效率水平。目前,过程监控和状态监控是过程行业中所有设备的重要课题。
 
会行走的拉杆箱
 
你有没有想过,不需要手扶拉杆箱,它就可以跟着你自由移动。展会现场,一款会“行走”的行李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是一款能“看见”的行李箱,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视觉,在2.5米都会跟紧主人。
 
“行李箱拉杆的手柄处有摄像头可以进行人脸识别,智能行李箱可以在右侧跟随用户行走,并预测用户行走轨迹,实时调整自身速度和轨迹。”工作人员说。
 
无人配送车“魔袋”
 
 
在机器人博览会上,美团携旗下无人配送全场景产品集中亮相。首次亮相的新版无人配送车“魔袋”,与在2019年美国CES展上亮相的第一版“魔袋”相比,无论是在功能性、安全性,还是可维护性上,都有所升级。
 
在功能性上,它设计了动态货柜,不仅支持从2个出餐口进出餐箱,还支持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多种交互方式。在安全性上,该版“魔袋”有多重安全防护,强化了行人交互。比如,车身四面都设计有提示屏和提示灯,以便于行人正确判断行驶路径。在维护性上,大到电池、小到关键零部件的智能控制、监测,以及钥匙孔与隐藏式把手设计,都进行了升级,这也有效提高了运营、维护效率。
百方网微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0.5K电气行业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179005781 邮箱:zw@byf.com
本文相关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制造业
行业热点
富士胶片Jet Press 750S为包装印刷行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富士胶片Jet Press 750S为包装印刷行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4月11日,2024中国印刷包装高附加值前沿成果主题分...[详细]

天准科技推出三坐标测量机新品 标志中国测量机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天准科技推出三坐标测量机新品 标志中国测量机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4年4月9日上午,"天工开物 重塑标准"天准三坐标...[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隐私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管理制度 (c)2008-2021 BYF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