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优地科技CEO顾震江:我们从机器人的脚做起

http://news.byf.com   2017-02-16  来源:百方网 
新闻纠错

不同于甚嚣尘上的人工智能明星阿法狗,亦不同于被调侃“人工智障”的消费类机器人产品,服务机器人稳扎稳打,逐渐活跃于商场、医院、银行等各类场所中,说是闷声发大财也不为过。以新兴品牌优地科技为例, 2016年优地科技势如破竹,一口气与三家知名的全国连锁KTV达成合作。在看衰看涨声争论不休的人工智能爆发元年,商用机器人得以成功落地,服务机器人企业做对了什么?

近期英特尔&硬蛋机器人创新生态对优地科技CEO顾震江进行了访谈,顾震江2002年加入UT斯达康,在积累了智能终端行业研发、市场、产品管理方面的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后,2013年顾震江出任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开启了在机器人行业的异乡创业路。

优地科技CEO顾震江:我们不炫技 我们从机器人的脚做起

优地科技CEO顾震江

此次访谈以优地机器人为例,围绕研发生产、产品落地、行业形势展开讨论,以下是英特尔&硬蛋机器人创新生态的精彩节选,与您分享。

Q:优地为什么选择做行走为主的服务机器人?

A: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人机交互类的通用智能,比如百度大脑,科大讯飞,另一部分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下工具化的机器人,类似于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有别于大公司所做的无人驾驶应用,我们希望实现的是室内室外低速度的行走自主导航,所以参考了无人驾驶的技术框架,我们做了优地机器人。原来我们主要配合英伟达提供无人驾驶、机器人等移动GPU方案设计,专注于给其他家机器人公司做方案中的行走部分设计,2015年开始推出自主品牌的机器人。

优地科技CEO顾震江:我们不炫技 我们从机器人的脚做起

优地机器人资料图

Q:下一步会向哪个方向发力?

A:两个方向:一个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以行走功能为主的机器人,也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优地机器人,另一个方向是通过云服务和封装好的导航模组,向其他机器人公司提供室内外的自主导航服务,你可以理解成是在把特定的商业场景内的地图导航、路径规划、坐标信息等统一到云服务平台里。就如同一个机器人的人机交互部分采用科大讯飞、懂你的语义识别——通过本地模组和云端SAAS服务链接为机器人增加语音智能,他们是把人工智能做在嘴上,我们是做在脚上,或者说,他们做机器人的大脑,我们是做机器人的小脑。

Q: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地做机器人有哪些优势?

A:国内大部分企业偏向于做人机交互等通用智能,我们则倾向于把人工智能应用于行走方面,作为特定应用领域的机器人受通用智能的影响较小,而我们的机器人跟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现场更多的用户数据,会更加智能,这是我们的主要优势。具体到行走的云服务能力方面,与哈工大、新松企业相比,优地作为创业企业战略上更贴合市场、硬件迭代更快速。在早期市场,竞争还谈不上,个人认为创新型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传统服务相结合的新市场上更有机会。

Q:目前遇到困难主要是什么?

A:技术上的难题在于通用智能不够,人机交互体验不够好。另外一个难题则是整个服务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供应链配套不完善,缺少成熟的打包的集成方案,机器人整体产量小但要求高,各种基础零部件的选择非常受限制,集成度低、效率低的状态使得实现量产难度很大,做机器人的公司就被迫深入到机器人的每一个零部件,这样既耗费资金又拖慢节奏。

Q:优地是如何应对这些难题的?

A:供应链方面,机器人模具、注塑厂的服务质量不高,电机、减速箱、万向轮、轮胎等等零部件选择受限,这是行业早期都会面临的正常现象,毕竟即便是在深圳这样硬件集成度很高的地方,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也依然是困难重重。对我们来说,应对办法就是要积极的尝试,一边尝试一边等待,等待更多的资金和厂家进入到这个行业,期待行业组织的推动,我们非常欣慰的是硬蛋和英特尔已经在做尝试。

Q:优地机器人落地情况怎么样?

A:主要应用到以行走为主的场景,室内如大型商场、餐饮、医院、宾馆、银行、政府机关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室外主要是应用到安防、清洁等物业服务场景。对于以行走为辅的某些应用场景,我们倾向于把底盘或者云服务能力销售给厂家或是代理。

Q:消费者的对服务机器人的反馈如何?

A:老百姓对人工智能期待比较高,希望机器人“人”的部分更多一些,看到在走的机器人觉得他应该会有智能,特别是语音交互方面的智能,但优地机器人更偏工具化。小孩和老年人对机器人的关注度更高一些,感到更新鲜,而年轻人普遍觉得智能性偏低,新奇程度偏弱。从购入实用性工具的购买者角度来看,服务机器人作为工具还需要时间改善,机器人作为工具使用需要和现有的商业服务流程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人力的辅助和替代。

Q:市场对服务机器人的不同反应,您怎么看?

A:工具使用的场景是高度的标准化和高度的重复,流水线作业的工业场景下工业和机器人的结合相对会快一些,但我们也看到富士康也是用了好几年才实现机器人把人力替代下来,服务行业本身的特质导致没有现成的机器人和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流程,所以目前我们在解决客户的刚性需求需要对客户现有流程做梳理,当他的流程能够标准化和规范化时,机器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力。

Q:机器人抢走工作岗位的说法一直在流传,低端的服务业尤甚,对于服务机器人颠覆服务业,您持什么观点?

A:目前的大环境是消费升级,人口红利消失,大量资金流向服务业的消费升级,服务业会因此更快的加速发展,同时会加重人力的短缺和成本上升。在行业快速增长、人力成本也快速增长的阶段,服务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普遍实现机器人对各行各业的服务员的替代需要时间,我们相信未来机器人会陆续出现在消费场所,在未来的几年消费者会觉得机器人服务是更高科技的体验,后期机器人成为标配后,会大大缓解消费升级对人力短缺的需求。

Q:与移动互联时代相比,人工智能时代巨头开始涌入,小公司做单品成为独角兽的机会更少,作为创业公司如何应对巨头的挤压?

A:我认为人工智能面对传统行业,初期的发展更建议采用TO B的模式,随着市场的爆发,小公司更有成为大公司的机会。对于TO C的创新,由于资金、用户等不对称优势,确实被大公司挤压的风险非常高。

Q:下一步的融资有什么期待?

A:2017年期待有丰富线下资源的战略投资商关注到我们,希望能吸引到他们的投资。

Q:您曾表示不要太黑的科技,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A:前沿的科技课题不成熟,需要较长的迭代周期和资金投入,这部分更适合硅谷企业或者BAT等国内顶尖企业。我们着眼于中国的消费升级、人工红利消失、依托深圳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配套环境,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把无人驾驶能力嫁接到智能机器人本体,向社会提供服务。无人驾驶技术可能离商用还有一段时间,但机器人相对产品化更快一些。优地机器人会聚焦于室内外自主导航的云能力平台,在物业、安防、清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如快递、外卖等领域向机器人厂家提供服务。

Q:对人工智能的感到恐慌之外,机器人的诗与远方还可以想象什么?

A:机器人超过人类智能,人类在特定应用和通用智能上都不如机器人的那天,听上去很多人会觉得恐怖。但我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人类会想出方法来应对这种风险。脑洞大开一下,哪一天生命工程也许会实现突破,人类和机器人的合体也许会出现。

百方网微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0.5K电气行业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179005781 邮箱:zw@byf.com
本文相关关键词: 人工智能 消费类 优地科技
行业热点
11月18-20日,EP上海国际电力展,与您相约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1月18-20日,EP上海国际电力展,与您相约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国家电网主办、香港雅式展...[详细]

聚焦网红重庆:“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将于5月13-16日举行

聚焦网红重庆:“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将于5月13-16日举行

然而,重庆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渝车出海”“百团...[详细]

五月宁波照明展即将召开,抢先预登记尊享多重礼遇

五月宁波照明展即将召开,抢先预登记尊享多重礼遇

在线上,百度、抖音、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平台...[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隐私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管理制度 (c)2008-2021 BYF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