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37家上市煤炭企业中首个正式披露年报的公司,安泰集团给出的却是一份亏损财报。这份财报显示,去年安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85亿元,同比增加42.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2亿元,与上一年度3790万元的净利润相比,由盈转亏。这显然无法令投资者满意,因为在去年,国内焦炭、钢铁产品普遍出现了上涨,大部分上市煤企、上市钢企都预告了去年业绩将出现好转。按照正常情况,安泰集团2016年应该是盈利的,可如今在财报中却显示是亏损的。
而且,更让投资者感到无法理解的是,同在山西的另一大焦化企业——山西焦化在不久之前曾预计,2016年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0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那为何同在一个省份的两家焦化企业,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令监管层和投资者都感到不解。
对此,安泰集团在2016年年报中是这样解释亏损原因的:公司主要产品焦炭与H型钢的销售价格虽然有所上涨,但受制于所用原材料主焦煤、钢坯都需要外购,采购价格的大幅上涨致使公司主要产品的盈利能力并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另外,公司带息负债较高,需承担大额的财务费用。
资料显示,安泰集团2016年前五名供应商中,排名第一的是新泰钢铁。与此对应的是,安泰集团2016年前五名销售客户中,排名前两名的分别是新泰钢铁和山西安泰集团冶炼有限公司。实际上,新泰钢铁和安泰冶炼均为安泰集团的关联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安泰集团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9.21亿元,其中关联方经营性欠款19.1亿元;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3.88亿元,其中关联方经营性欠款3.85亿元。即关联方欠款金额合计22.95亿元,且关联方欠款中逾期欠款金额高达17.34亿元。
为了解决关联方对安泰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安泰集团曾于2015年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安泰集团将安泰冶炼51%的股权置出,同时置入新泰钢铁持有的安泰型钢100%股权,安泰集团也由此用烧结矿和生铁业务换取了型钢业务。目前,安泰冶炼是新泰钢铁旗下子公司。至于剩余尚未偿还的经营性欠款,新泰钢铁及其实际控制人李安民曾在2015年资产置换的过程中出具承诺,在资产置换完成后的8个月内偿还。
可截止到2017年3月,在已经延长8个月的基础之上,安泰集团决定再度提出延长关联方还款承诺履行期限10个月,即新泰钢铁对安泰集团逾期的应付账款最晚将在2017年12月底之前偿还完毕。
不过,新泰钢铁的偿债能力依旧堪忧。根据裁判文书网的资料显示,截至3月2日,涉及新泰钢铁的诉讼文件多达60个(部分案件文件重复或涉案双方已经和解),其中新泰钢铁被诉拖欠货物、拖欠货款、拖欠工程款等,索赔金额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其中有不少案件已经到了执行阶段,但多个法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显示,“经查,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也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也意味着即便到了最晚偿还日期,新泰钢铁也无法顺利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