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宏桥第一次遭受国外沽空机构的质疑了。据悉,2016年12月,中国宏桥也针对一网站刊登的匿名指责发表声明,进行回应。至于Emerson的报告与前述网站指控是否有关,目前尚不清楚。而两者质疑的关键都集中于中国宏桥的过快扩张模式。
据公开资料现实,中国宏桥隶属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实际控制人是山东首富张士平家族。此次Emerson“攻击”中国宏桥的点主要是其较低的电力成本。一直以来,魏桥集团旗下的纺织和铝电行业都是能耗大户,为了解决电力成本问题,魏桥选择与国家电网解列,自行发电,这一模式让它在自运行过程中大幅节约成本。但成本控制问题屡遭质疑。
据中债资信研究测算发现,虽然自发电的成本较低,但中国宏桥披露的数据依然有偏差:从电解铝毛利润空间测算上看,2010年~2012年吨铝生产成本分别为10846元、11651元、10813元,毛利空间为4244元、4458元、3917元。在此期间,中国宏桥披露其毛利分别为5650元、5403.13元、4581.17元,单位偏差分别为1406元、945元、664元。不过,其随后3年上述数据偏差迅速收缩至65元以下。
此外,Emerson还认为中国宏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也不符合会计规则,指出“因为审计费用辞任的事例很少发生,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是审计师为了避免强行披露公司财务违规而辞任的借口。”据悉,中国宏桥在2011年3月上市时发布招股资料,当时的审计师德勤给出的审计意见是“无法发表意见”。对此,德勤给出的解释是“审阅范围远少于根据国际核数准则进行审阅之范围,故不能令本核数师保证…知悉…所有重大事项。因此,本核数师不会就2009年9月财务资料发表审核意见”。
随后,在2015年6月12日,中国宏桥撤换原审计师德勤,改为另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进行审计,原因是“未能就审计费用与德勤达成一致意见”。正因为如此,引发了Emerson的质疑,认为其中存在问题。
针对Emerson的质疑报告,中国宏桥发布澄清公告表示,Emerson的指控偏颇、存在重大误导和缺乏事实基础,并将编制详细澄清公告予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