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日本尼康公司宣布关闭其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家子公司——尼康
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从尼康发布的新闻稿来看,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小型数码相机市场急速萎缩,导致开工率下滑后,公司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形势比人强。智能手机崛起后,倒下的不仅仅只有数码相机。
十年前,拥有一台索尼的随身听,走在大街上还能吸引不少的目光。十年之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曾还有索尼随身听的身影?
十年前,诺基亚手机如日中天的时候,又有几人能预测得到,诺基亚手机今日之结局?
小型数码相机遭遇今日之尴尬的局面,距离传统胶片相机龙头企业——美国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也只过去了4年多的光阴。
有趣的是,无论是柯达也好、诺基亚也罢,企业产品最终被历史淘汰的原因,都并不是因为科研能力不足。恰恰相反,柯达是行业内最早发明数码照相机的,诺基亚也是行业内最早发明智能手机的。
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推出世界上首款数码相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萨森表示柯达管理层不喜欢这款产品,因为它用不到胶卷了。
而在2005年,苹果手机还没有面世之前,诺基亚发布面向追求时尚年轻人的N系列智能手机(N70、N90和N91),也曾风靡一时。
对消费者喜好变迁的把握不足、企业管理层决策失误,或许才是导致这两家企业一蹶不振的关键所在。
2013年11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马化腾曾经表示,最担心的是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QQ也好、微信也罢,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
有趣的是,刘强东也曾提到过类似的观点。2015年4月在哈佛演讲时,刘强东提到,人类的需求在几乎毫无节制地、进一步贪婪地、快速地增加,这就给创业者提供了巨大机会。消费者有需求,只要解决问题,满足消费者需求,创业者就能获得成功。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腾讯也好,京东也罢,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明确提到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决策层同时需要把握住研发和大规模商业推广的时间窗口,否则也容易重蹈柯达当年的覆辙。
以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门票”之争为例,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时间窗口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后,2013年8月,网易的移动社交软件“易信”横空出世。2013年9月,阿里巴巴“来往”正式亮相。
时至今日,微信依旧高歌猛进,而“易信”“来往”早已无人问津。从软件研发的角度来看,三家企业完全具备开发移动社交APP的能力,但最终只有微信在移动社交领域笑傲江湖,只能说是腾讯的企业管理层在这一领域的决策上更好地把握了时机。
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胃口,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性注定了产品迭代速度会不断加快,周期会不断缩短。
在iPhone8销售不利的情况下,iPhoneX却迎来了预购火爆的局面,折射出消费者对于更高、更好的产品贪婪(产品的价格弹性倒在其次)。这种情形下,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现在的智能手机销量仍如日中天,但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下滑,说不定将来某一天,当某智能手机品牌无法快速满足消费群体贪婪的时候,又会出现企业“歇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