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集团创建于1996年,2010年借壳上市。目前泰禾集团在福建房地产市场中排名第一。此外,泰禾集团在一线与热点二线城市,多以高端楼盘为主。
近期,泰禾集团主要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仅今年上半年,公司便通过并购方式获得太原晋阳湖项目、南昌御湖半山项目、济南院子、杭州野风山项目等10个项目,同时因收购股权新增合并子公司13家。进入三季度,泰禾集团继续新增并购了南京句容项目、广州增城项目、北京侨禧、闽侯金水湖等项目。
对此,泰禾集团称:“公司并不是盲目不计成本的拿地,也不是什么地都去拿,公司坚持‘高周转、高溢价、高品质’的策略,在大量拿地的同时也保持了资金链的稳定。”
克而瑞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7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中,泰禾集团的销售金额排名第27,销售面积排名第46。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59亿元,在A股上市房企中排名第12位,同比增长39%。
相对于营收增速,公司的利润增速则相对逊色。据公司财报,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增幅为6.4%,其中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4%,且营业成本增长30%,上半年房地产产品毛利率为26%,也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泰禾集团今年以来大举并购导致了成本上升。负债高企背后除了公司利润增速放缓外,泰禾集团的资金链也令投资者担忧。
据泰禾集团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额高达335亿元,但经营活动未能及时为其“补血”,反而处于“失血”状态。泰禾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自2011年起呈持续净流出之势,2016年净流出10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流出64亿元。
这种情况下,泰禾集团只能通过筹资来满足其对资金的渴求,今年1~9月,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为431亿元,相比2015年、2016年之和还要高出近四成。
2016年5月,泰禾集团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拟募资98亿元(后调减至70亿元),用于北京大兴中央广场(泰禾嘉信)项目、北京西局西府大院项目、北京昌平南邵项目、深圳尖岗山项目。但至今该定增方案仍未得以实施,泰禾集团只能转向公司债、中票等成本更高的融资渠道。从半年报可以看到,期内泰禾集团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非银行贷款、公司债、中票(3~5年),综合融资成本为7.67%。
大举融资令泰禾集团的负债规模急剧攀升,负债总额由2015年年末的677亿元快速增加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569亿元,仅今年三个季度便上升54%。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2015年年末、2016年年末分别为79.87%、82.40%,到今年三季度末升至85.48%。
而从债务结构来看,据其发布的融资融券公告,截至2017年10月31日,泰禾集团借款余额为1263亿元,当年公司累计新增借款510.43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2016年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235%。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截至三季度末,泰禾集团短期借款余额为263.0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101.76亿元,二者合计形成的短期负债达364.85亿元。而期末货币资金只有156.68亿元,仅相当于短期负债规模的43%左右,二者之间的缺口达208.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