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特斯拉方面一直希望在中国建厂。特斯拉此前表示:“投资建厂事宜以特斯拉发布的年度财报为准。”而特斯拉2017年四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特斯拉将加大对1号超级工厂和Fremont工厂产能建设的投资,并继续设立新的直营体验中心、服务中心以及超级充电站,以深化销售网络的布局,其中并未提及在华建厂相关内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传闻频出,埃隆·马斯克也并非不想在中国设厂,然而,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合资要求,以及美国市场产能扩充需求的背景下,特斯拉在国产事宜上只能一拖再拖。
此前特斯拉在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自贸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后,并未与上海政府达成协议。主要的分歧点在于上海政府希望特斯拉与中国公司合作,进行合资建厂,特斯拉方面希望通过独资的形式拥有工厂的完整所有权。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特斯拉启动本土制造方面的迟缓,无非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利润。
尽管特斯拉国产屡次延迟,但特斯拉在2017年却将自己在中国的销售量实现了翻倍,特斯拉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实现了翻倍,超过了20亿美元。业界预计,按照特斯拉在售车型的价格计算,特斯拉在华的销量超过了2万辆。
不过,相比美国市场的占比,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只有不到3%,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并不占优势。去年11月,埃隆·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开始建厂生产仍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他同时也表示,该时间表有可能提前。这无疑为特斯拉实现本土化给出了时间倒推表。
值得关注的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中国政府将尽快研究出台减少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外商投资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这个领域的对外开放。“特斯拉属于拥有创新技术的企业,在政策上或许会给予一定的特殊性。”崔东树如是说。
有业内观点认为,目前特斯拉仍需解决盈利的问题,而不是加大对外投资。对于马斯克而言,或许只有兑现了2018年盈利之后,才会将目光转向中国建厂。
崔树东表示,从目前来看,特斯拉曾承诺的2018年在中国建厂的路径并不清晰,消费者可能需要再等上数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迎来国产的特斯拉。而且,尽管埃隆·马斯克拥有“钢铁侠”的光环,但由于特斯拉的产能不足,加上在中国需要交纳25%进口税,已经给竞争对手提供了扩张的机会,错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