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净利7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30倍
与此前发布的预喜公告一致,根据2018年中报表述,汉能薄膜发电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上游签订了多个产业园项目及新增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梳理公告发现,汉能薄膜发电今年上半年,制造分部向汉能联属公司销售的收入为零。同时,公告显示,汉能联属公司对汉能薄膜发电的所有受担保债务,已于2018年3月底前全部还清,较原定时间提早了一年半。
这意味着,汉能薄膜发电已经清除了挡在复牌面前的两大障碍。 解决“关联交易”、“应收账款”一直是香港证监会批准汉能薄膜发电复牌的核心前提。
此外,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汉能薄膜发电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83亿港元。此外,在截至8月30日前的两个月间,集团又继续从客户手中收到60.84亿港元的款项。而记者根据汉能薄膜发电2018年中报及2017年年报营收、应收账款、合约资产、期后收入等数据粗略计算,截止汉能薄膜2018年中报发布日,年内汉能薄膜发电实现回款超过170亿港元。
汉能薄膜发电的“上游业务”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交付,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薄膜太阳能生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相对于此,下游业务则主要指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移动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集成及销售。
2018年中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汉能薄膜发电通过研发、设计、销售 MiaSolé、Solibro、Global Solar Energy(GSE)、Alta Devices、SHJ 等之薄膜太阳能高端装备产线,获得约190.84 亿港元收入。
事实上,薄膜太阳能生产线“交钥匙”工程已非首次成为支撑汉能薄膜发电业绩的主力军。
据了解,汉能薄膜发电2017年年报显示,上游业务在去年为汉能带来42亿港元左右的收入,占总收入约69%。其中,山东淄博项目及荆州项目合共贡献37亿港元,新增大同产业园、绵阳产业园及双流高效矽异质结产线销售分别贡献约6800万港元、5200万港元及3.47亿港元。
而根据公告,在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汉能薄膜发电的产业园项目客户主要为绵阳产业园、大同产业园及淄博产业园。目前,报告期内签约的项目,正加紧进行交付并已收到部分回款。与此同时,汉能薄膜发电透过公告表示,正在与更多产业园进行合作洽谈,预计未来将会签约更多类似的产业园项目,为2018年及未来几年的业绩作出贡献。
在业界看来,汉能薄膜发电薄膜太阳能生产线得以在多地得到支持,一方面基于汉能薄膜发电自身对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本地化、规模化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包括地方政府,尤其是参与其中的相关资方对薄膜太阳能未来发展的认可。此外,近年来,以汉能为主的一批中国企业通过努力,拓宽了薄膜太阳能组件应用及销售,也成了反促投资上游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国神华、中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及杭州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投资超过470亿元进入薄膜太阳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