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在过渡期,基准价按当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幅度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该《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电价改革在坚持市场化方向上迈出了新的关键步伐。随着《指导意见》的实施,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会加快放开,电力市场化交易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加快确立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24日)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指导意见》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会对煤电企业、用户带来哪些影响?对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又有怎样的意义?
10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将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浮动幅度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指导意见》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
处于风口浪尖的CRISIL报告将印度可再生能源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与政策波动联系在一起。这家咨询公司声称,过去数月,这种政策的“不连贯性”已经赶走了多家投资方。
近期,海上风电一度成为业界、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热词。究其原因,根据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445万千瓦,在建装机达647万千瓦,促使我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家。
今年以来,海上风电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投资建设海上风电的热情高涨。随着首部海上风力发电场国家标准出台,全行业将进一步完善制造设计体系、巩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空间 日前,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广东院主编的国家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正式出版发行,并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作为首部海上风力发电场国家标准,该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的空白。
专家表示,目前欧洲海上风电价格已降至0.4-0.42元/千瓦时左右,如果我们还维持较高的电价,那么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窄。所以,要通过竞价的方式让海上风电的价格降下来,尽快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