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国能源公司WindPower Korea、葡电新能源EDP Renewables、挪威海洋工程公司Aker Solutions组成的公司Korea Floating Wind Power(KFWind)将在韩国漂浮式风电基地蔚山率先行动,开发500MW漂浮式海上风电。
近日,挪威知名半潜船船东Offshore Heavy Transport(OHT)正在招商重工(江苏)建造的施工船“Alfa Lift”号举行了入坞仪式。该船将是为海上风电领域特别设计和建造的世界上最大、最具创新性的海上风电施工船,已于2019年3月1日举行了切钢板仪式,而入坞节点先于计划数周完成,已经预装好的分段将在船坞进行搭载。接下来,该船预计于2020年3月出坞并于2021年年初交付。
前不久,我们给大家介绍了GE Haliade-X 12MW风机赢得大订单。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次好事儿轮到三菱维斯塔斯头上了。
据英国可再生能源机构RenewableUK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海缆的年产值将达到11.3亿英镑,比今年的7.17亿英镑增长58%。
国内已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平潭青峰二期首批两台风电机组昨日(10月15日)正式并网发电
Wood Mackenzie(伍德麦肯兹)电力与可再生能源事业部近期发布最新报告《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展望2019-2028年》,详细解读未来十年新增装机容量预测、政策机制、分省区发展预测、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等内容。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45万千瓦,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整体实力获得提升,价值正在显现,对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按当前发展路径,我国海上风电完全可以在未来5年内实现平价上网,此时正值关键成长期,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补贴,逐步退坡,才能最终实现海上风电长远发展。
最近,一篇我国海上风电新开工建设7800万千瓦项目,产业出现大跃进隐忧的新闻瞬时把海上风电这个刚刚步入规模化发展初期的产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海上风电发展现状的真实情况如何?海上风电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近期,海上风电一度成为业界、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热词。究其原因,根据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445万千瓦,在建装机达647万千瓦,促使我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家。
熟悉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的海粉儿可能知道,德国海上风电项目享受着比一般发电项目高得多的电价。虽然近年来,随着一版又一版新的EEG发布,海上风电电价已比几年前低了很多,但项目仍然有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