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发展处于井喷阶段,言必称AI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其中,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备受关注。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近几年,它离我们越来越近,在银行、机场、商场、学校甚至手机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荣耀、iPhone X等手机均应用了该技术。
那么,云计算的从无到有,给我们的行业、技术等多方面带来了哪些变革?云计算产业将面临哪些全新挑战与机遇?用户的需求又将向哪些方向转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独家专访了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行业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经理梁雅莉,雅莉总针对云产业以及英特尔在云计算领域的市场战略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谷歌从2012年左右开始研发名为张量处理器(TPU)的专用AI芯片,现在已经公布到第二代,既能推理也能训练,针对谷歌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做了优化;2017年谷歌开放Cloud TPU云服务,任何人都能通过谷歌云租借TPU。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智能化理念的催生,为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家电行业赫然也在其中。基于此况,智能家居的说法也是此起彼伏,无论是传统家电行业,还是IT行业,都把抢占全屋智能作为营销的主战场,而在这场硝烟滚滚的暗战中,鸿雁电器凭借独特的眼光与市场识别能力,一跃成为了智能面板行业领导者。
余晓晖在日前举办的2018年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电信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率先使用大数据,他们本身就拥有很多数据,对数据也非常敏感,尤其互联网企业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推送等,已经十分成熟。
10月28日消息,在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在“智慧城市研讨会”后接受了凤凰科技的采访。在高端科技人才回国的问题上他表示这在目前和未来都会是趋势;同时,面对国内智能音箱混战的局面,他认为没有进入这个领域是对的。
智慧城市的概念巨大,目前中国已经至少有超过600个城市在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网。而针对智慧城市的推进与形成,有两种驱动力在推动着,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
韩健,大数据处理与银行应用领域的资深IT专家。多年从事数据仓库建设、银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银行数据化运营、利用大数据防控银行风险等银行IT领域的工作。
北京10月9日消息,英国卫报对向来低调的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进行了难得的专访,在该访谈中,Sundar Pichai除了分享谷歌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亦表达了对于谷歌身为巨型公司的隐忧,他说,“大”有时候会成为一项不利因素。
王洪艳认为,电商+软件+机器人不等于智能制造。全球制造业多年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智能制造如果真有“窍门”与捷径,当首推精益为基。电商、物联网、自动化领域的最佳应用,无一不是在全价值链精益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延伸与应用。企业凡是未经精益管理的改善,往往会形成“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