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在经过了168小时调试和试运行之后,于6月29日正式投运。张北地区富集的可再生能源成功接入首都电网,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有了保障,北京全市用电负荷的1/10也就此实现清洁化。
近日,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官网传来消息,2019年第四季度,满足WANO综合指数计算条件的中国核电20台机组中,有9台机组达到满分100分,并列世界第一,再创历史最佳业绩。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诞生。今天上午,由中核集团举办的“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
2019年12月31日,由EDF与WindPlus财团与投建的欧洲首个漂浮式风电场WindFloat Atlantic(WFA)开始并网运行。
12月14日,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网能源院”)2019年度研究报告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该研究院在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供需报告》等6份能源电力行业的年度系列研究报告。80余名来自能源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还围绕“能源转型探索”“能源生态建设”“电力市场建设”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11月18日,位于成都双流西航港开发区的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电池产能突破10GW,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晶硅电池生产基地。
另据共同社日内瓦12月3日报道,商标权、设计权的申请数也均为中国居首。报告反映出了中国将本国的知识产权定位为对经济增长不可或缺,力图积极保护的实际状态。
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40年来,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
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2017年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112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247倍;实现利润总额为7.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125倍。
据彭博社7月27日报道,美国政府27日在华盛顿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经济实现了稳健扩张。不到15个小时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醒说,还有一个经济体也在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