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第三方认证测试机构TÜV莱茵测试,隆基60型PERC双面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1.65%,再次创下新的单晶PERC组件效率世界纪录。
11月21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效N型多晶i-TOPCon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3.22%,创造了大面积多晶电池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打破的第20项世界纪录。
柔性薄膜光伏解决方案供应商Miasole宣布,其在加州Santa Clara工厂生产的大面积商业化柔性光伏薄膜组件(1.08m2),经Fraunhofer ISE 太阳能研究所测试,采光面积转化效率(aperture area )达到了18.64%。
近日,准东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苏通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综合管廊工程(分别简称“准东至皖南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正式投运。两项工程均占据各自输电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推动我国电工装备制造能力实现新的飞跃,使我国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实现了重要提升。
在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光电转换效率无疑是备受关注的一项,其承担着降低光伏度电成本的重要使命,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如何以最优组件效率和系统效率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光伏企业高效电池组件研发中需要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加州圣何塞的赛灵思开发者论坛上,我们的CEO Victor Peng与AMD CTO Mark Papermaster共同迎来了“吉尼斯”。不要误会,这不是装在瓶里的啤酒,而是写在本上的世界纪录。
寒武纪云端人工智能芯片比传统终端芯片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大运算能力更强。芯片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平衡模式,等效理论定点运算峰值达128万亿次每秒;一种是高性能模式,等效理论定点运算峰值可达166.4万亿次每秒,峰值功耗110瓦都不到。
近年来,在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引导之下,我国光伏市场向高效化转变的趋势明显。各种高效组件以优异的性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以PERC组件最为火爆。在隆基、协鑫、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国内一线厂商的积极扩产之下,目前高效PERC电池大有引领光伏市场之势。
据悉,日本Kaneka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转换效率达到破纪录的26.3%(比之前的纪录提高了0.7%)的单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虽然看上去也许并未提高很多
12月19日,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其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研发的高效P型单晶PERC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2.61%,再创新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