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夏银行承接的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该项目被国家能源局评价为“中国首个专项支持储能的金融产品”,也是世界银行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项目规模7.5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提供3亿美元资金,华夏银行配套等值4.5亿美元的人民币贷款资金,主要服务除抽水蓄能外的各类储能项目以及可再生能源新型利用项目。
企业获得电力时间指标,去年起就成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领先的一大优势。在最新发布的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在获得电力方面全球排名第12,比去年上升2位,显著好于东亚太平洋地区其他经济体。世界银行指出,上海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通电服务方面的经验突出,正在向其他经济体推广“上海经验”。
正如“巴黎协定”的国别贡献(NDCs)所证明的那样,每个国家都将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能源结构。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国家已经确定了煤炭作为持续利用的能源来源的地位。这些国家还确定了对低排放技术的需求,以帮助它们实现综合气候和发展目标。
世界银行表示,在2017年之前的8年间,拥有强大可持续能源政策框架的国家数量从17个增加到59个,增长了两倍多自2010年以来,世界上许多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家都大幅改善了可再生能源法规,世界银行报告2018年可持续能源监管指标报告显示了可持续能源政策的全球进展。
位于拉合尔的Pak Elektron有限公司(PEL),其附属公司PEL Marketing和Kohinoor Power和Abdul Waheed Butt没有资格参加世界银行资助的项目,禁令为期33个月。
总之,世行能够看好中国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发展预期的改善作用,是具战略眼光的,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了解的体现。中国的国企改革,确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很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国企改革,尤其是垄断行业的改革。
据报道,全球超10亿人(约7人中有1人)仍然未实现通电。这一数字在这两年几乎没有改善,而利用危害健康的燃料进行烹饪的人数则略增至30多亿。
“普及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三项全球能源目标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难以达到2030年的目标。”世界银行与国际能源署4月3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跟踪框架》报告说。该报告是“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知识中心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