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斯洛文尼亚家电制造商Gorenje周三对外宣布,该公司共计收到三家公司的收购要约,中国家电制造商海信出价最高,给出了每股12欧元(约合10.5英镑)的报价。
阿里云推出的ET工业大脑,通过数据、算法对传统的工业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ET大脑已经入驻能源巨头企业协鑫光伏的切片生产车间,将其生产良品率提升1个百分点,节省了上亿成本。目前,ET工业大脑正参与到新能源、化工、环保、汽车、轻工业、重工业等不同制造领域,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开展工作。
太阳能电站将建在乌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尼科波尔市附近,计划装机容量200兆瓦,每年可提供2.8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位居欧洲太阳能电站前三位。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计划投资约2.3亿欧元,中方将为项目提供部分融资。电站建设工程预计今年底基本完工,明年3月正式并网发电,可保障10万户家庭用电,每年可减少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巴西政府指出,该项目将使用与帕拉纳州帕尔米拉正在开发光伏公寓的相同模型。光伏园区将有超过15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向工业领域提供能源
卡里巴南岸扩机项目是中国电建首个进入津巴布韦的项目,是津巴布韦独立以来开工建设的规模第二大能源项目。由中国电建采用EPC形式承建施工。扩机项目共有两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一旦完工,将使卡里巴水电站发电量增加40%,使津巴布韦全国年发电量提高近25%。
在亚洲股市上,中国企业的存在感出现增强。对截至2017年底的亚洲上市企业股票总市值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国的两大IT企业超过韩国三星,分列第1和第2位。在中国消费市场扩大的背景下,这两家企业的股价均上涨逾一倍。
德国为何在这两年频频阻拦中国制造业的收购?观察者网在查询了公开资料后发现,中国业界这两年在西方的收购都和此案类似,并不求购大型公司,而是每次“主攻”一个细分行业,试图在该领域收购一家业界技术领先的企业。面对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大规模并购,德国政界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企业联合体包括中国能源工程集团东北第一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工程建设公司。企业联合体代表与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孟加拉国西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NWPGCL)的合资企业孟中电力有限公司(BCPCL)代表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日本《SPA》杂志最新一期发表题为“中国爆买日本人”的报道。以在日设分公司的中国华为为例,指该公司的征聘广告引人注目,要以月薪40万日元聘用刚踏出校门的工程系毕业生,这比日本任何著名科技企业给的薪资都高出一倍。该周刊说,华为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出手更阔绰的中企。据猎头公司称,中国公司比亚迪在日本挖角,要请日本工程师。除了高额年薪,还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住房津贴、专用司机及通译员等。
11月22日,据知情人士表示,法国能源巨头Engie和日本三井已经同意将澳大利亚的Loy Yang B燃煤电厂出售给中国拥有的澳洲能源企业Alinta能源,售价超过11亿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