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风电权威媒体Wind Power Monthly发布2019年海上风电行业最佳机型。该机构表示,海上风电行业机型首次进入两位数(兆瓦)时代。
12 月 13 日,2019 央视财经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论坛上表示, 中国“四基”不强,集中表现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目前中国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上的自给率只有 1/3,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40%,2025 年达到 70%。
六年前,当通威太阳能第一批年轻人来到江淮湖畔,为创建通威太阳能生产基地,以8.7亿元购入了位于安徽合肥的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里将走出一家全球最大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六年后,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项目投产,成都基地成为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见证通威太阳能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工业制造业企业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推动下,加上人工智能、5G、工业软件APP等新技术在“元年”不断涌现,为了解决当前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等困境,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那么,上ERP是否有必要?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制造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参与者。此次中国工经联组织参会的代表包括中国制造业众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很多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业绩显著。其中,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山建国、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兼合肥哈工融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秋良、远大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兼远大芯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贤铭、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雪松、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高级副总裁董骧、湖南金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欧阳建6名企业家代表应邀在峰会的
自2012年、2015年实施反倾销(AD)和反补贴(AS)关税以来,中国制造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东南亚。2018年,美国对所有太阳能制造商实施201法案关税制裁,201法案,AD和AS的组合拳对进入美国的中国组件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组件出口量骤缩。
制造业在国家层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全球化课题和国家级战略课题,很多国家都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日前,苏州移动与罗博特科智能科技、爱立信就5G智能制造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随着“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激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探索激光前沿技术、助力激光制造产业发展,2018年11月27-29日,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办,张家港市科技局、张家港市大新镇人民政府、张家港高新区先进激光(装备)产业园、国际激光技术产业及应用协同创新联盟,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产学研合作协调部联合承办的“2018年先进激光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苏张家港市成功召开,OFweek激光网等媒体参加了会议并进行同期报道。
随着“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工业自动化成为未来的主流,AI技术的发展为行业带来了核心驱动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