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3 日,2019 央视财经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论坛上表示, 中国“四基”不强,集中表现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目前中国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上的自给率只有 1/3,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40%,2025 年达到 70%。
无需土壤,几台水箱和一瓶营养液即可打造“家庭农场”;手掌大小的机器人也有“洪荒之力”,智能搬运“庞然大物”;与3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人工智能让你轻松追逐“诗和远方”……于安徽合肥举行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精密减速机是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之一,宋晓刚在“2018中国减变速机产业发展论坛”暨“高效新变速装置技术交流及样机展示会”上,就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与关键零部件》报告。他指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
“很多企业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走到一定程度后却没有办法在市场竞争了。大家做工业4.0、智能制造为的是什么?很多人心里并不清楚。”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新任总裁石安的这段话道出了如今国内先进企业的症结所在。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应邀出席并发表“智能制造,降本增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全面推进品质革命”主题演讲。
正如“工业4.0”不是概念,虽然经过多年的讨论,我们已经很少再提及“工业4.0”这个被炒得似乎要忘记的词,同时“工业互联”、“中国制造2025”也不是跟风而起的概念,而是基于一国经济与制造业发展实际和当前工业自动化技术、信息化、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多种边缘科技交叉融合发展进度,而提出的制造业指导方向。在这种指导下,总是不乏能力强大的先行者去实践探索,速度占领未来制造科技高地。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个主要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德日都是后起工业国,都走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德国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电气和化工为标志的“新工业”的引领者,并在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上的头号贸易强国,“德国制造”开始享誉全球。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效仿德国,被称为“东方的普鲁士”。
从3日晚事故发生,到6日全部设备恢复正常生产,这个速度还算可以,只是不知台积电有无交纳解锁赎金。根据台积电的实力,有几个顶尖级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当是没有问题。若能自己解决问题,倒也凸显了台积电的实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距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差距。”辛国斌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