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从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目前我国核电已结束三年“零核准”,实现了稳步重启。同时,随着核电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显著提高,自主三代核电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四代核电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型反应堆研发和示范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
目前A股首家核电运营类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又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核电上市平台,中国核电在2015年于上交所完成上市,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40%。
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及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分别归属为国家电投、中国核电(601985.SH)及中广核(1816.HK)三家核电巨头旗下。其中,山东荣成项目在各方面已全面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福建漳州项目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只需要等待国家核安全局颁发建造许可证;广东太平岭项目的多项工程也已经开始陆续招标。
据法国《费加罗报》,台山核电站于7月开始全负荷运转,为广东这个面积比英国略小、人口却是英国近两倍的省份提供电力。7个月前投入商业运营的台山核电机组,已经为500万人解决了供电问题。台山核电站建设工程耗时11年,最多时曾有1.5万多名工人奋战在工地。核电站占地400多公顷,相当于500多个足球场大小。
“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大门口的13个题字,足见秦山核电之于中国核电的分量。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嘉兴海盐偏僻的秦山小镇上,开山巨响唤醒了沉寂的山丘,中国首座国产化核电站于此诞生,秦山镇的发展也迎来转折点;时至今日,拥有9台核电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0.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的秦山核电站,已然成为中国核电“金名片”,更实现着中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梦想。
9月6日,中国核电首个地热发电项目——西藏尼木续迈16MW项目成功开钻,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年均超过8000运营小时的清洁电力,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温泉旅游业建设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大亚湾核电公司总经理潘银生介绍,“连续无非计划停机停堆”是反映核电站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比排名第二的法国机组领先15个月,这显示了中国核电机组世界一流的运营水平。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于2015年8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卡拉奇核电3号机组也已开工。中核集团还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协议
近日,风和日丽,福建省福清市“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现场,一辆巨大的履吊车缓缓将重达340吨的半球型穹顶吊离地面,经过充分调整,最终将如皇冠一样的穹顶顺利安装在45米高的反应堆厂房
30年前,法国和英国联合为中国建设了中国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连地板砖、电话线、水泥都要从国外进口。如今,当年的“小学生”已变成平等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