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历史文化的原因吧,中国人做事情、搞工程一直都贪图快速和捷径,如此描述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贬义”评价”,事实上,正是这种“捷径”思维,让高铁网络快速覆盖全国和非洲地区,品质更是超越德国;
美国时间9月17日,特朗普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将于9月24日(即今日)起,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进口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将税率提升至25%。
高通在手机领域按照整机售价收取一定比例专利费的商业模式让其饱受质疑,当高通试图通过收购荷兰恩智浦,把目光瞄向自动驾驶和物联网领域,并于近日明确宣布收取专利费时,同样引发外界恐慌,高通将如何收费?
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芯片瞬间就火了,从原本的资本市场毒药,变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不仅原本搞区块链、互联网的企业纷纷转型做芯片,一些原本和芯片关系不大的公司也宣布进军芯片,整个行业呈现出"万众创芯"的乱象。然而,"万众创芯"对于解决中国"缺芯"困局意义有限,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万众创芯",而是"万众用芯"。
1958年,仙童公司就生产出第一批硅晶体管。一年后,德州仪器便发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革命正式开始;而彼时的中国正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温饱问题尚难以解决。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都“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投到这个烧钱的行业里去”。
一位创业者反思,“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拿华为中兴开刀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在很多关键技术节点上我们受制于人。模式创新终有尽头,国与国的竞争,不是靠谁点的外卖多,终究还是靠硬科技,硬实力。靠送外卖,我们永远赢不了未来的竞争”。
中国芯片产业崛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根据产业竞争结构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降低,竞争力较强;从需求市场来看,中国凭借经济发展速度快的优势,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而2018年将成为芯片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崛起的新时机。
面对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幂次爆炸,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展讯自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一系列中国“芯”研发成果获得了全球市场的肯定。
博通1300亿美元要约收购高通遭抵制后,博通仍不死心,近日该公司公布了11名高通董事提名人选,意欲强推敌意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