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合并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由此将迎来“新三角”格局,即新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作为泉州市光电产业链延伸发展的重要项目,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工厂项目发展备受瞩目。近日,记者从泉州市经信委获悉,项目的二代植物工厂部分,即名贵中药材(金线莲)植物工厂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第一批金线莲产品已经售罄,春节后将扩大产能。
近年来,中国共享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更新换代和创造就业的速度引得全球瞩目,滴滴、ofo等代表企业运营模式领先全球,让世界称叹。可以说,属于中国的共享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1月5日午间,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大同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山西省大同市投资建设雄韬氢能大同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不少于人民币30亿元;公司拟与湖北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在园区投资建设电池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项目等相关事项达成合作共识,公司承诺取得项目用地后2年内投资10亿元人民币。
日前,由晶元光电冠名的“聚焦中国市场的产业机遇与企业战略”开幕式大会上,兆驰股份副董事长、兆驰节能董事兼总经理全劲松发表了“兆驰节能坚守LED封装工匠精神”的主题演讲。
我省依托硅矿资源、小水电清洁能源和木质碳还原剂等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滇西地区为主的工业硅产业集群。工业硅科技创新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行业领先,产能产量全国第二,产品质量蜚声国内外。在有效消纳小水电、带动区域脱贫的同时,有限的经济效益难以弥补优质硅矿和林业资源遭到破坏、区域环境受到影响的损失。调整优化工业硅产业,依托水电清洁能源优势,加快发展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概在1999年,我们就开始尝试把实验室的一些科研成果跟珠三角的产业做一些结合。第一个项目是把机器人的一款控制器应用到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当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之前大家都是从外面采购标准装备,但是随着中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很多制造工艺已经实现了本土化,于是装备制造的本土化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经过连续的爆发,我国的光伏行业已经步入了平价上网的前夕。虽然面临补贴下调的压力,但是产业链相关生产工艺正在改进,电池效率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之下,非光伏成本有望得到下降,所以补贴的下调应该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2018年我国光伏产业将持续火热状态,有望维持45GW左右的装机。
废弃手机经过拆解之后的零部件在这里被摆上台面,又在这里被批发流向全国各地。记者经过多日调查采访了解到,废弃手机回收利用的完整循环链条早已形成,但因为相关法规的滞后,这个规模大且利润高的循环链条竟然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伤害,甚至埋下个人信息泄露隐患。
近年来,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中国电力工业,正在沿着“一带一路”向东盟国家发展,形成强大的“质量效应”和“品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让中国强大的电力工业沿着“一带一路”对东盟国家形成“辐射效应”,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高层人士和电力专业人士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