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下游环节价格的下跌,多晶硅价格整体下行趋势愈见明朗,但在目前国内下游整体需求转弱,且下游主流硅片厂商仍有库存备货的情况下,本周市场实际签单仍然较少,部分一线多晶硅企业表示订单仍在洽谈中,价格仍未明确,而其他部分二线厂商甚至还暂未开始洽谈四月订单,目前国内光伏下游企业陆续受海疫情的影响逐步加深,在下游需求进一步下滑的较大可能性下,下游厂商采购也是愈发观望谨慎。
本周整体市场全面看跌,疫情影响促使整个供需布局完全调转,原先预估的年度需求势必也会受到影响。虽然国内市场逐渐复工复产,但企业对于市场后续状况相当悲观,纷纷开始调整经营对策。海外市场方面,需求复苏时间尚不明确,国内供给也无法将货物顺利送达海外。纵观全球市场变化,整体市场需求受到疫情冲击,全年度装机量调降在所难免,在需求市场收缩的形势下,供应链恢复到正常轨道仍需时间。
在上半年,对新能源投资及EPC的影响,预期持续时间较长。”在3月24日举办的2020“一带一路”新能源融资合作疫情应对策略视频研讨会上,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将导致“逆全球化”倾向加剧,这些情况都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挑战,也会影响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冲疫情带来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
近日,2020年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省中山市政府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超过4GW,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规模约为2.5GW。据了解,由于并网数据统计的滞后性,1月的装机大部分应为2019年12月的实际装机。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官方数据推算,实际上2019年12月的实际装机规模可能达到13GW。
3月27日晚间,迈为股份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8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4.82%。
全球光伏是一个60%以上市场在海外的产业,我国在晶硅光伏产业链五大核心环节:硅料、晶硅片、晶硅电池、晶硅组件和晶硅光伏发电系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我国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20年以来,光伏企业加快扩产步伐,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光伏扩产链覆盖了单晶硅棒(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环节,累计扩产规模210.92GW。这其中,光伏电池和组件扩产规模最大,是扩产的主要方向。
现货价格主参考超过100家厂商之资讯。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均价(并非加权平均值)、但每周根据市场氛围略有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