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助理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现阶段,不管是社交还是客服,智能助理带来的体验很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各大公司火热朝天的推出语音助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并不买单,Verto Analytics调查显示,从2017年2月至今,用户对个人助理的使用时间呈直线下降。
特斯拉(Tesla)创办人马斯克15日在美国州长的聚会上提出警告,必须留意人工智能崛起带来的潜在威胁,他呼吁设立监管机构,规范此一强大科技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以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新零售受到各大电商平台及知名品牌的关注。从亚马逊(Amazon)的Amazon Go到阿里巴巴的“淘咖啡”,无人商店旋风席卷而至。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凭借其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无人商店有望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下一个物联网爆炸型应用。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时,也不得不面临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人工智能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任其快速发展,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通过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执行和反馈,实现产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企业管理及服务的智能化,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7月15日消息,由网易传媒主办的主题为“新生”的2017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今日在北京举行。科沃斯机器人创始人钱东奇在现场表示,简而言之,一个好的商业或者商业模型一定是梦想、情怀、技术的落地,以及由这种交付形成支付的对价,是这几个点的综合平衡。
王兴军是一位数据挖掘高级工程师,按照时下大众的说法,他是最受青睐的人工智能人才,是传说中的“人工智能小圈子”里的一分子。在关闭招聘网站自己简历的情况下,王兴军每个月仍会收到4到5个猎头的电话,游说他去其它公司,但都被他谢绝。
人工智能的风险讨论已经不再是新话题。在过去几年中,很多研究者提及了人工智能(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与风险。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公众话语空间中,所流行的关于智能技术伦理危害与风险的讨论,大多将“人类”整体视为潜在的被害对象,大量的叙事被构建为“机器VS人类”的形式。
日本富士通(Fujitsu)也正投入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开发竞赛,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名为“Deep Learning Unit”(DLU)的AI专用微处理器,宣称这款微处理器与竞争对手产品相较,可提供每瓦单位10倍更佳的效能表现,首款DLU微处理器预计将在富士通2018会计年度内推出,是否能对市场领先者NVIDIA形成挑战压力,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