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在发达经济体中,工人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远低于人们之前的想象,OECD国家中仅14%左右的就业岗位是“高度自动化的”。这一结论与此前英国牛津大学卡尔·弗雷和迈克尔·奥斯本给出的估算值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这两位专家指出,他们发现47%的美国就业岗位存在“计算机化”的风险。
随着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临近,“未来已来”这句话已变得耳熟能详。对于人工智能,有人欢喜也有人担忧,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所谓“替代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工具、技术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尤其是在18世纪中叶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推动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手工业逐渐消失,大批种类繁多的自动化机器不断出现。
人工智能领域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从自动驾驶汽车到语音识别及合成,这一点令人惊讶。那文章给学习AI和机器学习的人介绍一下这六个领域。
通过最近发布AI+系列报告(见右下“相关研究报告”),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麦肯锡预测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为全球GDP 增长贡献1.2 个百分点,为全球经济活动增加13 万亿美元产值,其贡献率可以与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等变革技术的引入相媲美。中金认为AI 对中国经济的帮助更为显著,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等带来劳动力不足以及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Singer: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过去几年,人工智能带来了快速且深刻的变化,我们也正在试图评估它们的潜力,以及能用它做些什么。但是,与此同时,您还需要退后一步,思考如何与其它互补性的功能相适应。
说起人工智能的发展史,自其1956年被正式定义以来,已经度过了风风雨雨七十载。的确,长久以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就像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等待着成长,又似一个高不可攀的亭台:存在,但却遥远。
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业界中外大佬的日程表,最近都标注了同一个地点——上海。这些人中,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微软等世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管,10位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50位中外院士、百位国内外龙头企业CEO、百位青年领军人物、超过1000家创新企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概念越来越火热,智能锁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更是吸引了海尔、中兴、小米、360、飞利浦等各行业巨头的加入。而在这些巨头的加入下,也进一步促进了智能锁的普及。
在前线认为,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风潮迭起,行业AI则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面对不断涌现的数据冲击,行业、企业客户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难题。打通信息与智能壁垒,主要在于形成感知与认知通路,构建健全知识图谱,赋能行业业务智能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