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快速发展,加上量子运算等更为先进的技术,对于解决过去的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廖仁亿表示。“但随着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上海量数据的持续增长和无处不在的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加上人类智能的赋能,帮助我们用更智能的工具,来设计日益复杂且更为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为芯片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会。”
目前科技界炙手可热的两个领域,无疑是人工智能芯片及结构光FACE ID。前者正在多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并在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后者则以其安全、便捷的验证特性,大面积应用于智能手机等产品并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面临芯片需求成倍增长的严峻考验,缺乏核心技术 ,缺乏科研人才,在产业高速发展、政策利好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助力下,生产属于中国的芯片愈发重要。
记者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集团日前在京发布了《中国电子社会价值报告(2017)》。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正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和新一代存储器技术,在上海积极布局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努力提升我国工业控制核心器件的供应能力。
伴随着全球PC销售停滞不前,英特尔越来越依赖其对数据中心为移动和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提供幕后计算能力。反过来,这些应用程序依靠人工智能来实现照片和语音识别等功能。
1997年,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被深蓝战胜;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中“尤金?古斯特曼”第一次“通过”图灵测试,而这一天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Alan Turing)逝世60周年纪念日。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开始成为诸多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2016年3月AlphaGo在首尔以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继而引发了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思考。
6月9日至10日,IEEE SMC学会(IEEE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与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在京举办IEEE 人工智能与控制论国际研讨会暨2018中国智联网大会。
在罗马式建筑和科技感的AI场景间之间,英特尔的AI掌舵者Naveen Rao侃侃而谈英特尔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组合,而最重磅的信息莫过于Nervana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布预告,按照规划,英特尔最新的AI芯片Nervana NNP L-1000,将在2019年正式推向市场,这也是英特尔第一个商用神经网络处理器产品。
最近,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发布了首款人工智能应用的8核LTE SoC芯片平台——紫光展锐SC9863,主要面向全球主流市场,实现AI运算及应用,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体验。
寒武纪云端人工智能芯片比传统终端芯片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大运算能力更强。芯片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平衡模式,等效理论定点运算峰值达128万亿次每秒;一种是高性能模式,等效理论定点运算峰值可达166.4万亿次每秒,峰值功耗110瓦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