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采取三大措施:一是至2020年将投资15亿欧元,并带动公共和私人资本参与,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00亿欧元;二是促进教育和培训体系升级,以适应人工智能给就业岗位带来的变化;三是研究和制定人工智能新的道德准则,以捍卫欧洲价值观。
近日,法国《世界报》发文称,人工智能的“硅谷”或将落户中国,中国有机会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因为中国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抓住人工智能,就是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心。在全球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以科技创新寻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正逐渐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
日前,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以及硅谷创投公司和米资本的专家们,共同研讨了技术将如何重塑行业和社会等问题。他们分析了现今全球前沿科技的未来趋势,涵盖对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多尺度数据、再生器官、增强现实以及网络风险保护等多方面的探讨。
如果你关注近年来手机行业的发布会,那么对于“虹软”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家24年来专注于计算摄影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公司,已经与全球多家知名厂商深度合作,其算法正被全球约80%的安卓手机所采用。然而在GMIC 2018上,虹软却高举“免费”和“开放”的大旗,带来了其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过去的数十年间,我们用自动化取代人力,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实现了大批量低成本制造。现在人工智能是从智力层面来代替人脑,通过语音识别、视觉识别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使得机器可以进行一些智力型的工作,例如客服、快递、前台接待、行政、销售、财务等工作岗位都将会被人工智能代替,AI接管人类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已经成为未来家居装饰潮流发展的最新方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至少20年时间里,智能家居行业将成为中国的主流行业之一,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此前据《经济日报》报道,相关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新增专利数量已经开始超越美国,而从2014年开始,在深度学习领域(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突破领域),从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两个标准看,中国均已超过美国,人工智能企业融资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涌现出了诸如商汤、旷视等一大批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4月27日下午,GMIC主会场圆桌论坛《如何看待AI和IoT驱动的世界》,长城会总裁于声超、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和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参加对话,谢忆楠和李丰一致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ToB业务会发展更快一点。
李开复认为,人工智能进入爆发期后,中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人工智能应用有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智能化,这就像BAT所做的事;第二波是商业智能化,例如帮助银行、保险、饮料把已有的数据转换成商业价值,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智能,如身份验证、智能音箱交互、无人商店和安防等,第四波是全自动智能化。
4月26日,以“AI生万物”为主题的GMIC全球人工智能领袖峰会在北京召开。Facebook研究院院长Yann LeCun,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Michael Jordan,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华为荣耀总裁赵明,科大讯飞公司高级副总裁、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等的同台激辩,让整场大会高潮迭起,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