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电 据韩媒报道,近日,人工智能在韩国国内招聘市场正迅速崭露头角。从筛选简历,到分析应聘者的人品和职业性格,再到“幕后面试官”,人工智能都在发挥重要作用。韩媒称,人工智能面试官可排除面试受人类主观因素影响,且效率高成本低。
随着硅谷钢铁侠Elon Musk近日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疾呼,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人类的未来会不会真的有一天被高智能的完美机器人给统治?事实上,谁不担心呢?为了你的好而不计一切手段;永远不会犯错;比你的智商更高同时具有相当的强制力,这一切听起来就像是加强版的老妈一样。
而贯穿其中的,是张汉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热爱。在攻读西安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方向博士期间,他创立了项目“木牛盒子”,帮助财税企业智能获客、管理、做账、客服。
阿里巴巴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优化其供应链,为消费者进行个性化推荐,并构建类似于亚马逊Echo的智能音箱设备天猫精灵(Tmall Genie)等产品。中国的另外两家科技巨头腾讯和百度也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额资金。中国政府计划在2030年之前打造一个价值约15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并激励国内研究人员能够主导这一领域。
从2000年左右一直到2016年,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支撑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强劲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5G、无人机、VR/AR、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并有望接力消费电子,成为未来几年半导体下游需求的市场增长点。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之下,智能家居的前景正在慢慢成为现实:根据美国Statista的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793亿美元;而ABI Research的相关市场调研数据更为乐观,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在2018年将达到700亿美元,2021年突破千亿美元。
十多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的建设,也带动了以视频监控为主的安防产业链的飞速发展。2016年正式登陆新三板的深圳安软科技,长期在移动警务领域精深钻研,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突破,安软科技也在运用技术创新解决警务安防的痛点。
人工智能的加速落地,重构了商业、企业和个人。同以往的工业革命不同,以往的技术只是部分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而富有智慧的人工智能却对脑力劳动者构成了威胁,而且现在发现在很多高智商的领域里面,机器开始取代人了,机器一旦能够取代思想,那机器与最终取代人就可想而知了,这个事情就引起大家恐惧,也成为了全民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其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并进行针对性布局,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与此同时,开放开源、“技术无国界”逐渐成为各国企业研发人工智能的共识,但在国家安全方面,这种开放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一把“双刃剑”。
伴随3月春风,中国进入两会时间。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新鲜出炉了。在政府报告中,“人工智能”再次入选。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