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工业机器人教育产业规范与发展,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培养选拔更多人才资源。
中小企业普遍信息化、自动化基础较为薄弱,而现阶段提供智能制造转型服务的多为软件或硬件服务商,转型升级的方案亦多围绕最新产品与企业的业务融合为主,在此过程中企业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少进行针对内需自上而下的全局规划,就像一个刚会行走的儿童,在大脑未成熟前,直接越过奔跑的阶段被送上自行车,可想而知,翻车的风险如影随形。
因此,不论市场上有哪些“热词”(Buzz Word)或者热潮,制造企业都不能再盲目跟风,而是应当保持冷静与理智,以免事与愿违。希望广大制造企业参考上述五项基本原则,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智能制造,从而真正取得实效!
各国争相介入新一轮国际分工争夺战,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在高端和中低端领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使制造业发展能够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经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经确定,现予以公布。
9月10日-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支持的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
自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关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消失的人口红利,日渐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以及制造业需要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成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在技术、资本、政策和人才的多重助力下,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助力,已经在众多行业得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为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国家自2010年开始就力推三网融合,意图打造综合性网络,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智能制造概念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被日益热炒,众说纷纭,做软件的说智能制造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做硬件的说智能制造就是自动化,或者是信息化+自动化,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经过深入研究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结合十多年数字化车间建设的经验,制造企业应以中国制造2025为宗旨,以两化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参考德国工业4.0中的智能工厂模式及美国GE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建设“设备自动化、人员高效化、管理信息化”的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